[发明专利]热敏锰锌铁氧体系列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36872.4 | 申请日: | 2002-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401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公强;王锦辉;薛祥荣;蔡金华;林佩芬;郭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特创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38 | 分类号: | C04B35/38;C04B35/622;H01F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毛翠莹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热敏锰锌铁氧体系列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的原材料为Fe2O3,ZnO,CuO及Mn3O4,其中Fe、Zn、Cu和Mn的重量百分比含量范围分别为31~50、12~20、2~17和5~12,经球磨混合后在700~1100℃条件下预烧,保温1~4小时,粉碎后的预烧料再次球磨粉碎,过筛、沉淀后烘干,在烘干料里掺入聚乙烯醇溶液和硬脂酸锌,搅拌后压结成型,再进行烧结,烧结温度范围为900~1300℃。经高通量检测和筛选,本发明制备的材料性能优异,居里温度介于-40~160℃范围内,磁导率大于2000,μ-T特性优异,可用于优质磁性温度开关和传感器的制造。 | ||
搜索关键词: | 热敏 铁氧体 系列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热敏锰锌铁氧体系列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1)配料:原材料组分为Fe2O3,ZnO,CuO及Mn3O4,其中Fe、Zn、Cu和Mn的重量百分比含量范围分别为31~50、12~20、2~17和5~12;2)混合:料∶球∶水的重量比为1∶4∶(1~1.2),放入球磨罐中球磨4~12小时,使其混合均匀;3)预烧:将混合料过筛、沉淀、烘干后预烧,预烧温度为:700~1100℃,保温时间为1~4小时;4)粉碎:预烧料再次放入球磨罐中球磨粉碎,第二次球磨的料∶球∶水的重量比为1∶(4~6)∶(1~1.4),球磨时间为6~14小时,过筛、沉淀后烘干;5)成型:在烘干料里掺入浓度为5%的聚乙烯醇溶液,溶液重量为烘干料重的8~15%,再加入0.2~1.0%重量比的硬脂酸锌,搅拌后压结成型;6)烧结:压结后的环状样品分别进行烧结,烧结温度范围为:900~13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特创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特创磁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213687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