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测距方法及其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02130849.7 | 申请日: | 2002-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403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千颂;杨成伟;霍玉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S17/08 | 分类号: | G01S17/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激光测距方法及其系统属于激光测距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它在一个由受控激光发射器、被测目标和光接收器三者依次串接而成的光电信号振荡环路中,在光接收器的控制下,受控激光发射器从有光输出→无光输出→再有光输出构成一个光电信号振荡周期t0,周期连续循环就形成一个稳定的光电信号环路但t0=ΔT+t1,ΔT是飞行时间,t1是振荡电路延时时间,求出ΔT就得出距离。该振荡电路为连续测定N个周期创造了条件。它用飞行时间测量单元和微处理器去测定N个周期后t0的均值,从中求出ΔT,就提高了测量精度;但又由于其连续测定N个周期所用的时间仅仅是一次时间测量时间T1,从而大幅度地降低时间测量次数,因而缩短了总的测量时间。 |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测距 方法 及其 系统 | ||
【主权项】:
1、激光测距方法,它是把距离转化为飞行时间来实现的,即距离=1/2×光速×飞行时间,其中,飞行时间是指从发出测距用激光信号→照射在目标物上→反射并接收上述激光信号所需的时间ΔT,其特征在于:在一个由受控激光发射器、被测目标和光接收器三者依次串接而构成的光电信号振荡环路中,在激光接收器的控制下,受控激光发射器的工作状态由有光输出→无光输出→再有光输出构成一个光电信号振荡周期,周期的不断循环就构成一个稳定的光电信号环路,上述周期t0可表述如下:t0=ΔT+t1=ΔT+t11+t12连续测量N个周期后取t0的均值;其中,t1:振荡电路延时时间;t11:光接收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即光接收器本身的延迟时间;t12:受控激光发射器输入电信号与发射光信号之间所需的时间,即受控激光发射器本身的延迟时间:测出光接收器相邻的两个输出信号的时间间隔再乘以2,即可得到光电信号振荡周期t0,从中即可计算出飞行时间Δ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213084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急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
- 下一篇:指戴压力感应式光学鼠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