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制备中使用的二醚无效
申请号: | 02127846.6 | 申请日: | 1996-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473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4-02-11 |
发明(设计)人: | G·莫里尼;A·克里斯托福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3/14 | 分类号: | C07C43/14;C07D311/86;C07D211/86;C07D335/16;C07D265/02;C07D219/06;C07D207/3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谭明胜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适宜在Ziegler-Natta(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制备中使用的二醚,通式如下:其中A、B、C和D是碳原子或杂原子,V、X和Y是0或1;U和Z是0、1或2;相同或不相同的R和R1是H;卤素;直链或支链烷基;环烷基、芳基,烷芳基和芳烷基;相同或不相同的RII基是直链或支链烷基;环烷基、芳基、烷芳基和芳烷基;至少两个R基可以相互键合生成被选自卤素;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环烷基,芳基,烷芳基和芳烷基的RIII基任意取代的饱和或未饱和的稠环结构,R-RIII的上述基任意含至少一个杂原子。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 齐格勒 催化剂 制备 使用 | ||
【主权项】:
1、一种通式(I)所示的二醚
其中A、B、C和D都是碳原子或选自由N、O、Si和S组成的组中的杂原子;V、X和Y为0或1;U和Z为0、1或2;条件是当U=0时:i)A、B和C是碳原子,V、X和Y等于1;或ii)A是一氮原子,B和C是碳原子,V等于0,和X与Y等于1;或iii)A和B是氮原子,C是碳原子,V和X等于0,和Y等于1;或iv)A和B是碳原子,C是氮原子,V和X等于1,和Y等于0;当U=1时:1)A、B、C和D都是碳原子,V、X和Y等于1,和Z等于2;或2)A和B是碳原子,C是氮原子,D是氧原子,V和X等于1,Y和Z等于O;或3)A、B和C是碳原子,D是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或硅原子,V、X和Y等于1,和当D是氧或硫原子时,Z等于O、当D是氮原子时,Z等于1,当D是硅原子时,Z等于2;当U=2时:A、B和C是碳原子,D表示通过一单键或双键相互键合的两个碳原子,V、X和Y等于1,和当碳原子对D是通过双键键合时,Z等于1,和当上述对是由单键键合时,Z等于2;相同或不相同的R和RI是氢;卤素;直链或支链C1-C20烷基;C3-C20环烷基、C6-C20芳基、C7-C20烷芳基和C7-C20芳烷基;相同或不相同的RII是C1-C20直链或支链烷基;C3-C20环烷基、C6-C20芳基、C7-C20烷芳基和C7-C20芳烷基,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R基可以相互键合生成任意被RIII取代的饱和或未饱和的稠环结构,而RIII是卤素原子;直链或支链的C1-C20烷基;C3-C20环烷基,C6-C20芳基、C7-C20烷芳基和C7-C20芳烷基;上述R-RIII任意地包含一个或几个作为碳原子或氢原子或两者的取代物的杂原子;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R基可以相互键合生成任意被R取代的一个或多个稠环构造;所述的二醚迭自下列化合物构成的组别:1,1-双(甲氧甲基)-苯并萘;9,9-双(甲氧甲基)-9-10-二氢化蒽;9,9-双(甲氧甲基)呫吨;9,9-双(甲氧甲基)-2,3,6,7-四甲基呫吨;式(II)的二醚,
其中R-RII基如通式(I)的定义,并且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R基可以相互键合生成任意被R取代的一个或多个稠环构造;所述的二醚迭自下列化合物构成的组别;1,1-双(甲氧甲基)-环戊二烯;1,1,-双(甲氧甲基)-2,3,4,5-四甲基-环戊二烯;1,1-双(甲氧甲基)-2,3,4,5-四苯基-环戊二烯;1,1-双(甲氧甲基)-茚;1,1-双(甲氧甲基)-2,3-二甲基茚;1,1-双(甲氧甲基)-4,7-二甲基茚;1,1-双(甲氧甲基)-4-苯基-2-甲基茚;1,1-双(甲氧甲基)-7-(3,3,3-三氟丙基)茚;1,1-双(甲氧甲基)-7-三甲基甲硅烷基茚;1,1-双(甲氧甲基)-7-三氟甲基茚;1,1-双(甲氧甲基)-7-甲基茚;1,1-双(甲氧甲基)-7-环戊基茚;1,1-双(甲氧甲基)-7-异丙基茚;1,1-双(甲氧甲基)-7-环己基茚;1,1-双(甲氧甲基)-7-叔-丁基茚;1,1-双(甲氧甲基)-7-叔-丁基-2-甲基茚;1,1-双(甲氧甲基)-7-苯基茚;1,1-双(甲氧甲基)-2-苯基茚;9,9-双(甲氧甲基)-2,3,6,7-四甲基芴;9,9-双(甲氧甲基)-2,3,4,5,6,7-六氟代芴;9,9-双(甲氧甲基)-2,3-苯并芴;9,9-双(甲氧甲基)-2,3,6,7-二苯并芴;9,9-双(甲氧甲基)-2,7-二异丙基芴;9,9-双(甲氧甲基)-1,8-二氯代芴;9,9-双(甲氧甲基)-2,7-二环戊基芴;9,9-双(甲氧甲基)-1,8-二氟代芴;9,9-双(甲氧甲基)-1,2,3,4-四氢化芴;9,9-双(甲氧甲基)-1,2,3,4,5,6,7,8-八氢化芴;9,9-双(甲氧甲基)-4-叔-丁基芴;1,1-双(α-甲氧苄基)茚;1,1-双(1′-甲氧乙基)-5,6-二氯代茚;9,9-双(α-甲氧苄基)芴;9,9-双(1′-甲氧乙基)芴;9-甲氧甲基-9-(1′-甲氧乙基)2,3,6,7-四氟代芴;9-甲氧甲基-9-戊氧甲基芴;9-甲氧甲基-9-乙氧甲基芴;9-甲氧甲基-9-(1′-甲氧乙基)芴;及9-甲氧甲基-9-[2-(2-甲氧丙基)]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公司,未经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212784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