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镍—氧化锆金属陶瓷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15711.1 | 申请日: | 200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76C | 公开(公告)日: | 2004-08-04 |
发明(设计)人: | 邵刚勤;谢济仁;段兴龙;蔡虎;余晓华;袁润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8 | 分类号: | C04B35/48;C04B35/622;C04B35/62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延瑾 |
地址: | 43007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氧化锆金属陶瓷的制备方法。将镍盐、锆盐、稳定剂和溶剂按所需成分配成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外加剂和氨羧络合剂按比例混合形成溶胶,溶胶经干燥成为凝胶,凝胶经预烧得到氧化镍-氧化锆纳米复合粉,用该氧化物粉制备金属陶瓷有两条路线:a.该氧化物粉经成型、大气烧成得到氧化镍-氧化锆复相陶瓷,再经还原制得镍-氧化锆金属陶瓷;b.该氧化物粉还原得到镍-氧化锆纳米复合粉,再经成型,在真空、还原气氛或惰性气氛下烧成,制得镍-氧化锆金属陶瓷。本发明原料易得、无污染、化学成分和相组份易控、工艺简捷。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锆 金属陶瓷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镍-氧化锆金属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摩尔浓度均为0.5~4.0M,pH=1~6的镍盐、锆盐、稳定剂和摩尔浓度不大于3.0M,pH=1~8的溶剂按所需制备的金属陶瓷的化学成分配成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重量浓度为1~5wt.%的外加剂溶液和摩尔浓度为0.1~2.0M,pH=1~6的氨羧络合剂溶液按100∶1∶10的体积比例混合,在5~50℃均匀搅拌,发生反应成为络合物溶胶,溶胶经过105~200℃、12~72小时干燥成为凝胶,凝胶经过400~700℃、1~4小时预烧,得到氧化镍-氧化锆纳米复合粉末,用这种粉末制备金属陶瓷采用两条路线:a.氧化镍-氧化锆纳米复合粉末经过成型、在大气下经过1000~1500℃、1~4小时烧成,得到氧化镍-氧化锆复相陶瓷,此复相陶瓷在还原性气氛下经过800~1200℃、1~4小时还原,制得镍-氧化锆金属陶瓷;b.氧化镍-氧化锆纳米复合粉末在还原性气氛下经过600~1000℃、1~4小时还原,得到镍-氧化锆纳米复合粉末,镍-氧化锆纳米复合粉末经过成型,在真空、还原性气氛或惰性气氛下经过1000~1500℃、1~4小时烧成,制得镍-氧化锆金属陶瓷;其中:镍盐、锆盐、稳定剂(钇盐、铈盐、钙盐、镁盐)均可选用它们的可溶性无机盐、乙酸盐、草酸盐或金属醇盐;溶剂为水、氨水-铵盐溶液、醇水、酮水、有机胺、有机酸中的一种;外加剂是将位阻分散剂(羟基丙基纤维素HPC、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聚四氟乙烯、聚丙烯酰胺、聚苯乙烯、油酸)、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DBS、聚乙二醇PEG、聚丙烯酸PAA、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吐温、氨基酸、甜菜碱、咪唑啉、烷基醇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乳化剂(壬二酸二乙脂、环己烷-聚氧乙烯-4-十二烷基醚ICI、环己烷-正己醇-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Triton)中的一种或几种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氨羧络合剂溶液是将氨羧络合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溶解在水中形成的;还原性气氛是纯氢气、惰性气体-氢气(比例为5∶95~95∶5)、纯一氧化碳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混合气(比例为5∶95~95∶5)中的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211571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石英耐火材料及其制品和制品生产方法
- 下一篇:氮化硅多孔体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