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孔隙度受控的网状的电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01817679.8 | 申请日: | 200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470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4-01-21 |
发明(设计)人: | 姜一民;本杰明·海尔韦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麻省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8/04 | 分类号: | H01M8/04;H01M4/02;H01M4/8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过晓东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人们认为在复合结构中有效的离子导电率随体积分数迅速下降。诸如双极器件或储能器件之类的系统都有这样结构或组成部分,即在该结构或组成部分中电极或离子必须横越的扩散长度或路径被最小化,而暴露在离子或电子之下的界面面积被最大化。这种器件包括网状的组成部分或有网状的界面,以致界面面积可以增大。增大的界面周长增加可用于离子物种的反应的部位。许多不同的网状物图案可以使用。网状特征的纵横比可能被改变。这样的双极器件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或程序制造出来。有网状界面结构的双极器件可以为了控制和优化充放电动力学而进行调整。有分级的多孔结构的双极器件可以有改进的输运特性,因为控制反应动力学的扩散可以被改变。多孔性分级的电极可能是线性或非线性分级的。多孔结构的双极器件通过消除扭曲和减少扩散距离也提供改进的输运特性。 | ||
搜索关键词: | 孔隙 受控 网状 电池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储能器件,其包括至少一个与电解质离子接触的网状电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麻省理工学院,未经麻省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181767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