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突变体ilvH基因和制备L-缬氨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01103331.2 | 申请日: | 2001-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310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9 |
发明(设计)人: | V·A·里夫希特斯;V·G·多罗申科;N·V·戈斯科瓦;A·V·贝拉尔耶瓦;L·V·伊瓦诺维斯卡雅;E·M·克霍尔格斯;V·Z·阿克维迪案;M·M·古斯雅蒂纳;Y·I·科兹洛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味之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15/52 | 分类号: | C12N15/52;C12N1/20;C12P1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广育,谭明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制备L-缬氨酸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培养携带了编码乙酰羟酸合成酶同功酶Ⅲ的DNA的细菌,其中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不受L-缬氨酸的抑制,并且具有催化从丙酮酸产生α-乙酰乳酸和从α-丁酮酸及丙酮酸产生α-乙酰-α羟基丁酸这两种反应的活性;在培养基中生产和积累L-缬氨酸;并从培养基回收L-缬氨酸。 | ||
搜索关键词: | 突变体 ilvh 基因 制备 缬氨酸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编码乙酰羟酸合成酶同功酶Ⅲ的小亚基的DNA,它来源于大肠杆菌,它具有一个突变,即对应于SEQIDNO:2中17号氨基酸的丝氨酸残基的氨基酸残基被另一种残基取代;或者它具有两个突变,即对应于SEQIDNO:2中17号氨基酸的丝氨酸残基和对应于14号氨基酸的甘氨酸残基的氨基酸残基被另一种残基取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味之素株式会社,未经味之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110333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串行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中的总线终端
- 下一篇:分集式接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