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线圈双磁隙换能器无效
申请号: | 00122197.3 | 申请日: | 200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18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凡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双线圈双磁隙换能器,上、下磁轭是二块内凹形平板或圆形平板,设置一组或三组以上轴向充磁的永磁铁,所述永磁铁与所述平板的极面之间直接吻合。所述平板的轴孔垂直周面与一个同轴安装的环筒状或柱状磁性体的外周面之间构成二个磁隙,在磁隙中插入线圈,规定二个线圈的绕向和电流方向,使线圈产生同一方向的电动力。若换能器具有一对磁性能全对称的磁路和线圈电路时,设定二个线圈的电感量相等,换能器具有电阻负载特性。 | ||
搜索关键词: | 双线 圈双磁隙换能器 | ||
【主权项】:
1、一种双线圈双磁隙换能器,包括具有永磁铁的磁路及与之连结成一体的框架,二个同轴等径的环形磁隙和一个插入磁隙的线圈骨架,其上平行缠绕彼此绝缘的电线并构成二个线圈,其特征在于:a.所述磁路的上磁轭和下磁轭是二块同轴安装及对称设置的磁性材料制作的内凹形平板,其外侧中央部位设有一个平台面,所述平台面的中央部位设有一个轴孔,它通常是一个圆孔,也可以是一个正方形或正六边形孔;b.所述上磁轭和下磁轭的内侧周边部位设有凸起的周边极靴,在二个周边极靴的极面之间设有一块或一块以上均布等厚的轴向充磁的永磁铁;c.一个非导磁材料制作的空心框架嵌装在所述上磁轭和下磁轭的内凹形平板的内廓面并与之粘结固定,所述永磁铁的内侧垂直面被所述空心框架的外侧垂直面安装定位和粘结固定;d.所述永磁铁的二个极面与所述上磁隙和下磁轭周边极靴的二个极面直接吻合,通过设置在所述上磁轭和下磁轭平台面上的穿透孔、对应螺孔和非导磁材料制作的紧固件对所述吻合极面施加静压力并使之连结成为一个整体磁路外芯;e.一个与所述上磁轭和下磁轭内凹形平板中央轴孔同轴安装的环筒状磁性体或柱状磁性体的外周面与所述上磁轭和下磁轭中央轴孔的垂直周面之间构成二个同轴等径的环形磁隙,在所述环形磁隙内插入同轴安装的二个线圈,规定二个线圈的绕向及流经线圈的电流方向,使所述线圈在同一工作瞬间产生同一方向的电动力F;f.以所述永磁铁二分之一轴向高度的等分线X-X线为水平对称轴,所述双线圈双磁隙换能器具有二组在几何形状和磁性能方面上下对称的磁路,规定二个所述线圈串联连接后的绕向刚好相反,二个所述线圈的电线横截面积、匝数和电感量绝对值彼此相等,所述双线圈双磁隙换能器是一个具有电阻负载特性的机电换能器;g.所述线圈与所述内凹形平板的中央轴孔及所述环筒状磁性体或柱状磁性体相互匹配,其最佳横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每个六边形内角或正多边形内角的顶部设有一短截左右对称的圆弧形线段,该线段与该内角的两边分别相切,其圆心则落在该内角的角平分线上;h.所述上磁轭和下磁轭的周边极靴上还可以设置二个以上均布的内凹形对流气孔,该气孔的底部最深时与所述内凹形平板的内廓底面相平;i.所述上磁轭和下磁轭和所述永磁铁与所述空心框架之间的粘结剂在所述磁路外芯全部组装完成后方始固化定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凡,未经张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012219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