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催化硅氢加成反应的高分子催化剂微珠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09520.X | 申请日: | 200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88C | 公开(公告)日: | 2004-05-05 |
发明(设计)人: | 阚成友;赵培真;刘德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12/08 | 分类号: | C08F12/08;B01J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文群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催化硅氢加成反应的高分子催化剂微珠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交联聚苯乙烯-铂络合物催化剂微珠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悬浮聚合和悬浮后聚合制得大孔径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微珠;然后通过该微珠的巯基化和络合反应,制得本发明的催化剂微珠。本发明的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易于分离并可重复使用的特点。利用该催化剂可提高硅氢加成反应产率和产品纯度,缩短反应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加成反应 高分子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可催化硅氢加成反应的高分子催化剂微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各步骤:(1)单体苯乙烯与二乙烯基苯的悬浮聚合:原料及投料比:单体苯乙烯与二乙烯基苯的质量比为1∶0.1~0.5;蒸馏水与单体的质量比为1∶0.15~0.25;复合致孔剂为可溶性线型聚苯乙烯与苯或甲苯,致孔剂总量与单体的质量比为1∶0.5~1,其中致孔剂中线型聚苯乙烯与苯或甲苯的质量比为1∶5~10;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它与单体的质量比为1∶50~150;分散剂阿拉伯胶与单体的质量比为1∶15~30;保护胶为5%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它与单体的质量比为1∶10~20;聚合工艺:将阿拉伯胶溶入蒸馏水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并升温到75~95℃,按比例缓缓加入单体、致孔剂和引发剂的混合溶液,10分钟后加入保护胶,反应6~12小时后过滤,聚合物微珠分别用蒸馏水和甲苯各洗3次,然后以甲苯为溶剂抽提12小时,所得聚合物在50℃下真空干燥1天,得到粒径为1毫米、含有剩余双键的大孔径交联聚苯乙烯微珠,以下简称PS微珠;(2)氯甲基苯乙烯与PS微珠的悬浮后聚合:原料及投料比:氯甲基苯乙烯与PS微珠的质量比为1∶0.5~2;蒸馏水与PS微珠的质量比为1∶0.1~0.2;溶胀剂是庚烷、环己烷或甲苯,它与PS微珠的质量比为1∶1~1.5;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它与氯甲基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50~150;聚合工艺:将引发剂、氯甲基苯乙烯、溶胀剂和PS微珠按上述比例放入反应瓶中,室温下放置10小时后将蒸馏水加入其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并升温到75~95℃,反应3~6小时后过滤,产物先用蒸馏水和甲苯洗涤,然后以甲苯为溶剂抽提12小时,所得聚合物在50℃下干燥1天,得到大孔径氯甲基交联聚苯乙烯微珠,以下简称PCL微珠;(3)PCL微珠的巯基化:原料及投料比为:PCL微珠与硫脲的质量比为1∶0.2~0.6;PCL微珠与二甲基亚砜的质量比为1∶8~15;PCL微珠与碘化钾的质量比为1∶0.02~0.05;反应工艺:将PCL微珠、硫脲、碘化钾按上述比例放入盛有二甲基亚砜的反应器中,搅拌并升温到70~90℃反应40~60小时;冷至室温,通入氨气,直到体系温度不再升高时停止反应,经过滤、水洗后在50℃下真空干燥1天,得到大孔径巯基化交联聚苯乙烯微珠,以下简称PSH微珠;(4)PSH微珠与氯铂酸的络合反应:原料及投料比:PSH微珠与氯铂酸的质量比为1∶0.03~0.15;溶剂为苯与乙醇或甲苯与乙醇的混合液,其中PSH微珠与苯或甲苯的质量比为1∶5~10,PSH微珠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5~10;反应工艺:将PSH微珠、溶剂和氯铂酸按上述比例放入反应瓶中,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回流,反应2~4天,经过滤和乙醇洗涤后,在氮气保护下于40℃、5332.9帕下真空干燥1天,所得聚合物即为交联聚苯乙烯-铂络合物催化剂微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010952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