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街路标志牌无效
| 申请号: | 99248634.3 | 申请日: | 1999-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3902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华;张志刚;杨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市地名服务所 |
| 主分类号: | G09F7/00 | 分类号: | G09F7/00;G09F13/00;G09F15/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刁佩德 |
| 地址: | 110002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街路 标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街路指示装置,特别是一种采用光导技术双面显示的立体街路标志牌。
街路标志被喻为城市的名片。目前,国内外现有的街路标志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普通单片平面单柱搪瓷路牌,这类街路标志牌主要缺陷是造型呆板、功能单一,夜间不易辩认,易损坏,只能从正面辩认标志。由于是单柱支承牌体,在遇到风吹、撞击等外力作用时极易倒伏;第二类是灯箱式街路标志。这类街路标志较第一类制品虽有一定改进,但存在耗电量大、缺乏美感,玻璃罩面易破碎等弊端;第三类街路标志是贴有反光膜的街路牌。这类街路标志除存在第一类街路标志的缺点外,还存在反光膜易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街路标志牌,它结构紧凑、标志符号醒目、成本低、坚实耐用、符号显示清晰、节电,显著提高牌面立体指示效果和动态美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包括支柱及其支承的牌头,其中牌头利用两根立柱支承,牌头的弧形前、后面板通过左、右支板和上、下端板封接,前、后面板排列有显示字符的通孔,各通孔内镶嵌光导纤维。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立柱支承的牌头,所以整体造型给人以美感,再配以弧形前、后面板,双面显示的镶嵌有光导纤维的字符,无论白天黑夜均能清晰地显示,产生醒目效果,并且能充分利用光导纤维的感应光栅,展示出绚丽多彩具有动感的标志。此外,光导纤维本身耗电量很少,无需另设送电系统,只要连接路灯送电网即可通电感应发光,故用电方便,与灯箱式街路指示相比,节电效果非常显著。因此,本实用新型极易推广应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根据图1-3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装置包括两根立柱2及由其支承的牌头1。其中牌头1由前、后面板5,上、下端板8,左、右支板9其六面构成。各面板可采用金属薄板,如不锈钢板、搪瓷板等,也可采用非金属板,如工程塑料板等制成。牌头1的前、后面板5加工成弧形后,通过左、右支板9,上、下端板8封接成整体。立柱2采用横截面为圆形、方形或其它几何形状的柱形体。为提高立体街路标志牌的指示效果,还可在两立柱2之间设置作为媒体的宣传广告牌3,充分利用其空间位置达到商业宣传的目的,使该标志牌具有多种功能于一体。该装置牌头1的设计独创匠心,它用弧形板制成前、后面板5。该弧形前、后面板5按照实际使用要求,分别在两个面板上排列显示字符的通孔6,在各通孔6内镶嵌光导纤维7。牌头1上由镶嵌有光导纤维7的通孔6组成的各种字型、符号,如街路名、东西或南北相邻的街路名等,从牌头1的正、反两面都能清楚地显示。夜间随路灯通电,牌头1上的光导纤维7在常规设置的光源反射装置的照射下,通电感应发光,使由其组成的字符闪烁,形成绚丽多彩、具有动感的标志,除显著提高其目示效果外,还能增加牌头1的立体美感,令人赏心悦目。
使用时,将其立柱2固牢在街路旁的相应位置上,控制导线从立柱空心体内通过,并与地下的路灯送电电缆相接即可。立柱2利用底部的基座4固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市地名服务所,未经沈阳市地名服务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86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贴装金属VCD解码器盒
- 下一篇:可装拆前斗又可作轮椅用的三轮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