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差速器壳体无效
| 申请号: | 99203788.3 | 申请日: | 1999-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3642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16 |
| 发明(设计)人: | 高松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松泉 |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B60K17/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716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差速器 壳体 | ||
一种新型差速器壳体,属农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用于农村拖拉机、机动三轮车等,为差速旋转和分别驱动时,提供安全保障。
在已有的技术中有组合式差速器壳体即:由差速器壳体圆形座与差速器盖通过螺栓连接组合而成,尚未见差速器壳体与其底部圆形固定盘铸造为一体式的差速器壳体。现有的差速器壳体,都必须设有差速器盖和差速器壳体圆形座,两者圆形相同,有相对应的螺孔,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结构复杂,成本高,给生产带来许多不便,又因两者有结合间隙,长时间振动,使螺丝松动,导致差速器壳体与圆形从动齿轮的同心度不一致,严重损害机械零部件,尽而影响了整个机械差速时的传递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既能实现安全、耐用的目的,又使所生产的产品达到或超过现有技术水平的新型差速器壳体。
根据一般差速器壳体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原理,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在差速器壳体底部铸一与壳体为一体的圆形固定盘,圆形固定盘厚度为8-16mm且其上有许多个螺孔,通过螺栓和固定锁片将圆形从动齿轮固定在圆形固定盘上,圆形固定盘的中心处有一与其铸造一体的下固定轴承座,壳体上端也有与其压铸为一体的上固定轴承座,上、下固定轴承座分别安装滚动轴承,差速器运转时,即可实现设计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特证在于所述的新型差速器壳体由圆形固定盘和壳体铸造成为一体式装置,上述的圆形固定盘和壳体为铸铁、钢等金属质的且圆形固定盘上有许多个螺孔、加强筋和平衡槽,其中间部位有一与该圆形固定盘铸连为一体的下固定轴承座。壳体中心空间是容纳差速齿轮装置的齿轮箱,通过销钉与差速器齿轮轴将半轴齿轮和差速齿轮安装在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是:设计规范合理,结构比现有的任何差速器都简单且容易加工制作,造价低,性能增强,安全可靠,噪音小,原生产农用机械设备的厂家不必再添任何设备即可转产。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斜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以下将结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中1圆形固定盘,2下固定轴承座,3齿轮箱,4壳体,5上固定轴承座,6固定锁片,7螺孔,8加强筋,9平衡槽。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简述如下:铸铁、钢质壳体4,其上面有一上固定轴承座5与其铸连,中间空心处是安装差速器的齿轮箱3,其下面有一个与其同样金属质的并与其铸造成一体的圆形固定盘1,圆形固定盘1的中心处有一与其压铸造一体的下固定轴承座2,圆形固定盘1厚度为8-16mm且其圆面上有许多螺孔7,固定锁片6通过螺栓将圆形从动齿轮固定在圆形固定盘1上,圆形固定盘1上有铸造的加强筋8,平衡槽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松泉,未经高松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37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驾驶控制开闭后车门装置
- 下一篇:防护背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