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牵引车有效
| 申请号: | 99114437.6 | 申请日: | 1999-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36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眉林;姜汉军;高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兖州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州科学技术开发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6D1/00 | 分类号: | B66D1/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林倩,翁坚刚 |
| 地址: | 213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牵引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矿井具有轨道和利用钢丝绳牵引的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连续牵引车是一种无极绳绞车运输系统,由无极绳绞车提供动力,通过钢丝绳牵引梭车,由梭车拖动车列在轨道上往返运行。国内矿井中无极绳绞车作为矿井辅助运输使用仍很普遍,主要应用在采区大巷,其结构简单、维修保养方便。而对矿井中工作面顺槽的运输有采用普通无极绳绞车的,也有采用绳牵引卡轨车。绳牵引卡轨车由液压绞车驱动,需要铺设专用轨道、专用道岔和配套转载设备,液压绞车的结构较复杂,使用要求高、维修保养不方便,在工作时还需要提供冷却水,所以目前绳牵引卡轨车采用得较少。而普通无极绳绞车虽使用较普遍,但对一些巷道狭窄,地面起伏,坡度在5度以上的工作面顺槽来说,还是有一定困难,这主要是由于①坡道牵引要求无极绳绞车具有较大的牵引力,而目前大功率无极绳绞车占地面积较大,狭窄的巷道限制了对它的使用;②普通无极绳绞车运输系统采取在尾轮处对钢丝绳施加一个恒定的拉力,使钢丝绳具有一个预张力,预张力一般选择钢丝绳的最大张力,车列在上坡时钢丝绳的张力很大,所以在坡道上作牵引的普通无极绳绞车运输系统的钢丝绳预张力很大,由于钢丝绳始终处在高张力的状态下,影响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绞车结构紧凑、钢丝绳张力可随工况变化而自动调整,可使用在巷道狭窄、地面起伏、坡度较大的巷道内的连续牵引车。
本发明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是无极绳绞车的电机与减速机沿底座长度方向设置在底座一侧,电机与减速机之间设有联轴器,卷绳筒设置在电机与减速机的旁侧,卷绳筒轴与减速机输出轴间设有一对减速齿轮副,减速机输出轴为空心轴,小齿轮轴插置在空心轴内,并用键连接,大齿轮设置在卷绳筒轴上,并与卷绳筒固定连接,小齿轮轴、卷绳筒轴两端均设有固定在底座上的轴承座;本发明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二是无极绳绞车的前方设有钢丝绳张紧装置,该装置具有框架,在框架内设有两对称的滑轮组,滑轮组由固定在框架上的两定滑轮和设置在两定滑轮之间的动滑轮组成,框架顶面上对应每个滑轮组设有换向轮组,两滑轮组外侧各设有配重块,滑轮组的动滑轮与配重块间由通过换向轮的张紧绳连接,框架的前、后面上各设有二个通过法兰固定在框架上的分绳轮架,分绳轮架上设有分绳轮;此外,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措施还采取在坡道的底处轨道上设有压绳装置和在坡道的高处轨道上设有托绳装置。
上述的压绳装置具有支架和压绳轮,支架由两侧板、一中间板及连接两侧板和中间板的压板组成,压绳轮具有轮体和轮座,轮体具有轮缘,轮体内设有固定在轮座上且通过轴承与轮体连接的轮轴,在两侧板与中间板之间各设置一压绳轮,压绳轮通过其轮座上的铰接孔与固定在侧板与中间板之间的铰接轴铰接,两压绳轮轮座外侧各设有固定在侧板和中间板之间的限位销,支架固定在轨道上。
上述的托绳装置具有支架,支架由两侧板连接两侧板的压板和垂直设置在两侧板之间的中板组成,相邻中板之间设有托绳轮,托绳轮具有通过轴承与轮体连接的轮轴,轮轴固定在中板上本发明在电机与减速机之间的联轴器上设有电力液压推杆制动器。
本发明采取在电机与减速机之间的联轴器上设有电力液压推杆制动器。
本发明的卷绳筒轴处于底座长度中心线上。
本发明的梭车两端各设有楔块组件,楔块组件具有楔座,楔座上设有压板,压板内设有楔块,楔块外周设有绳槽,楔座上设有紧定螺栓,其螺母固定在楔座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无极绳绞车结构示图;
图4为无极绳绞车中小齿轮轴与减速机输出轴连接示图;
图5为本发明张紧装置示图;
图6为张紧装置中分绳轮结构示图;
图7为本发明梭车示图;
图8为本发明梭车中楔块组件示图;
图9为本发明压绳装置示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图11为压绳装置中压绳轮结构示图;
图12为托绳装置结构示图;
图13为为图1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与图2所示,本发明由无极绳绞车1、钢丝绳张紧装置2、梭车3、压绳装置4、托绳轮5、轨道6、钢丝绳7、尾轮8组成,钢丝绳张紧装置2设置在无极绳绞车1前方,尾轮8设置在轨道6的末端,压绳装置4设置在坡底轨道上、托绳装置5设置在坡顶轨道上,钢丝绳通过张紧装置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兖州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州科学技术开发研究所,未经兖州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州科学技术开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44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