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路端子无效
| 申请号: | 99107301.0 | 申请日: | 1999-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236206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24 |
| 发明(设计)人: | 筱崎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R13/64 | 分类号: | H01R13/64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兴鹏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短路 端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气插头中的短路端子。
在JP-7-142122(见本说明书的图11)中描述了一种现有的电气插头,其可以通过电子方法检测内、外插头壳体是否处于正确配合状态。该电气插头包含:一个插头壳体100,其上带有一个可倾斜的锁紧臂101和一个短路端子102,短路端子102在被锁紧臂101压下时可以改变位置。另一个插头壳体103上带有一个锁紧凸缘104并装有一个检测端子105。在将两个插头壳体100和103向一起配合时(半配合状态),锁紧臂101的末端被锁紧凸缘104压下,从而将短路端子102压下并改变位置,其结果是,短路端子102和检测端子105不接触。当两个插头壳体100和103处于正确配合状态时,锁紧臂101不再受锁紧凸缘104的干涉并弹回其初始位置。这样,锁紧凸缘104可以锁住插头壳体100和103。此外,锁紧臂101的回弹会使得短路端子102也返回其初始位置并因此与检测端子105接触上。这样,可以通过检测检测端子105与短路端子102之间是否存在电气回路而确定配合状态。
短路端子102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其一端弯折成一个U形的支座102a,其另一端具有自由边并向上伸出而形成一个从动件102c。从动件102c抵达锁紧臂101的底面附近。从动件102c的上升部分的前端形成一个接触件102d,用以与检测端子105接触。
锁紧臂的弯曲可以用于检测与之配合的检测插头的插头壳体是否处于配合状态。因此,希望短路端子能以这样的方式实现其功能,即使锁紧臂稍微弯曲或者改变位置,也能可靠地确保短路端子和检测端子不再接触,从而可靠地反映出锁紧臂的运动,并清楚地显示短路端子和检测端子是否接触。
然而,在上述结构中,短路端子102向着支座102a的自由端弯曲,而且接触件102d与从动件102c彼此平齐。因此,接触件102d的运动必然小于从动件102c。其结果是,如果未能保持锁紧臂适宜的弯曲行程,那么检测功能会受到损坏。例如,在锁紧臂101具有悬臂形状的情况下可以维持相对大的弯曲,而防水插头却通常具有杠杆形的锁紧臂。杠杆形锁紧臂的弯曲范围小,因此无法解决这种检测功能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在考虑了上述问题后研制出来的,并且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短路端子和一种配合检测插头,一个检测端子可以附加在配合检测插头中以改进检测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短路电气插头中的弹性端子,该端子包含一个基板,基板上有臂分别从其两端直立伸出,所述臂彼此指向对方并搭接起来,其中下臂上形成一个接触件以电气连接一个检测端子,而上臂先是背离后又指向上述基板,上臂的一个上部包含一个接合件,其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会被向着上述基板压下,而且上臂的一个下部适于接触上述下臂并沿下臂移动。同现有结果相比,这种端子可以提供增大了的运动范围。
优选的结果是,上臂适于在下臂上滑动,而且最优选的结果是,上臂的自由端是弧形的,以使这种接触光滑。
可以带有两套相同的上、下臂。基板可以包含有从其上竖起的侧壁和端壁,而且端子优选由一个单一的金属板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端子可以插入一个插头的壳体中,插入开口上还形成了一个插头锁紧臂进入开口,这样,当上述锁紧臂被压下时,可引起上述上、下臂的相应运动。
下面将通过示例的形式并参考附图而对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解释,以使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展现出来,附图包括:
图1是一个弹性密封盖的外围立体图。
图2是插头在配合前的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3是配合过程中的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4是配合完成的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5是一个短路端子的立体图。
图6是短路端子的展开图。
图7是显示短路端子运动的前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例子的短路端子的弯曲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短路端子的弯曲示意图。
图10是端子上的横截面图,显示了一个限位结构。
图11是一个现有配合检测插头的横截面图。
下面借助于各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解释。图2左侧显示了一个内壳体1,右侧显示了一个外壳体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7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