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导液软管的双腔管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8802135.8 | 申请日: | 1998-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246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1 |
| 发明(设计)人: | J·西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克斯特国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幼平,黄力行 |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软管 双腔管 结构 | ||
本发明的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用于伸入到人体中的医疗器械。本发明特别涉及用于输液和/或从人体中取出流体的双腔导液软管。
相关技术的描述
主静脉导液软管是较长的管状器械,其包括锥状的远侧末端,该末端设计成用于进入主静脉,以便形成对人体进行流体输入的专门通道。该已有的静脉导液软管为单腔器械,该器械曾经能够对静脉输入一种液体。目前人们研制了多腔导液软管,其允许同时向静脉中输入两种或多种液体。双腔导液软管为多年来广泛使用的普通结构。
双腔导液软管包括管壁,该管壁形成流体管道,该管道的横截面一般为圆形。在该管壁中形成单分隔件或腔壁,以便将圆形流体管道分隔成两个腔。在许多场合,最好两个腔有基本上相等的横截面积。例如,最好在下述场合采用相同的腔尺寸,该场合为使两个管道在两条线上具有最大的流体传送率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导绳一般用于将导液软管插入并定位于静脉系统中。导绳的远端一般插入静脉系统中,并且移动到导液软管的所需位置。之后,使该导液软管的远端在导绳上滑动,当该导绳导向时,导液软管插入到位。一旦导液软管定位,将导绳撤出。重要的是双腔导液软管设计成适合于导绳的使用。一些双腔导液软管包括独立的腔,其专门设计成用于接纳导绳,而另一些双腔导液软管将两个流体腔的一个或两个作为临时导绳腔。设计并采用接纳导绳的专门流体腔的优点在于双腔导液软管的整个尺寸达到最小。这样便在将导液软管插入人体中使伤口的尺寸减小,并使伤口愈合的时间缩短。
对于设计双腔导液软管的重要的考虑是使导液软管尽可能地抵抗扭结。在过去,在插入人体过程中导液软管的扭结是重要的问题。因此,需要对截面形状和其它的设计特征进行选择,以便使对导液软管的扭结的抵抗力达到最大。
目前可获得的双腔导液软管足以满足其所需目的。但是,继续需要开发更好的双腔结构。例如,继续需要提供双腔导液软管,在该管中,腔的横截面积,即尺寸基本上相同,同时双腔的导液软管的扭结抵抗力和与导绳的吻合性得以提高。
本发明的概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腔管,其专门设计成用作导液软管,在这里两个腔的横截面积基本上相同。双腔导液软管的横截面结构是这样的,从而使腔的尺寸保持相同,同时导液软管接纳多种尺寸的导绳的能力增加。另外,导液软管横截面的结构具有较高的扭结抵抗力。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导液软管接纳多种尺寸导绳的较高的能力,以及较高的扭结抵抗力,在该双腔管中,两个腔的横截面不相同,但是两者适合接纳导绳或使流体或其它装置通过。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腔管,其用作导液软管,该双腔管包括管壁,其具有相对纵向中心轴线定位的外表面和内表面。该内表面的横截面是由沿相对一第一纵向轴线的一第一腔半径定位的圆形第一腔部,以及沿相对一第二纵向轴线的一第二腔半径定位的圆形第二腔部形成的。该管道还包括腔壁,其沿纵向按照与中心轴线保持平行的方向延伸,并且沿横向而跨过内表面上的间隔开的位置之间的管道。该腔壁包括中心弧形部,并且具有一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与内表面中的第一腔部一起形成一第一腔,该第一腔具有横截面积。该腔壁还包括与第一表面相对的一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与内表面中的第二腔部一起形成一第二腔,该第二腔具有横截面积。上述腔壁中的第一表面包括中心凸出的弧形部和相邻的翼部,该翼部沿相对的方向朝向管壁延伸,上述腔壁中的第二表面具有中心凹入的弧形部和相邻的翼部,该翼部沿相对的方向朝向管壁延伸。上述凹入的弧形部呈圆弧形状,其半径为上述内表面中的第二腔部的半径的50~90%,另外圆形主导绳区域形成于第二腔中,该第二腔的一侧的边界是由凹入的弧形部形成的,其另一侧的边界是由第二腔部形成的,上述主导绳区域的半径为第二腔部的半径的50~70%。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腔的横截面基本上相同,该凹入中心的弧形部呈圆形弧形状,其半径为内表面中的第二腔部的半径的50~60%。当与第二腔部组合时,上述凹入的中心弧形部在第二腔中形成圆形导绳区域,其半径为第二腔部的半径的50~60%。该腔壁的特殊形状允许采用下述导绳,该导绳相对由管壁形成的管状管道的整个横截面积较大,同时第一和第二腔的横截面积可基本上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克斯特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巴克斯特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021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