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幼儿慢跑车的折叠改进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8244901.1 | 申请日: | 1998-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34425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20 |
| 发明(设计)人: | 保罗·葛拉德·卡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斯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B7/08 | 分类号: | B62B7/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兆南 |
| 地址: | 美国明尼苏达***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幼儿 跑车 折叠 改进 结构 | ||
一种幼儿慢跑车的折叠改进结构,包括:
把手杆(1),系略呈冂形,该把手杆(1)的两侧下方则另分别固设有一下枢接座(12)以及枢设一卡扣(13)座,藉由前述下枢接座(12)的侧壁可供与前支架(3)的上端(31)枢接,而藉由前述卡扣座(13)可经枢转而卡扣或脱离前支架(3)的上端预定部位的管体(310);两侧支架(2);两前支架(3),其上端(21)分别与把手杆(1)两侧所设枢接座(11)枢接,并由该两前支架(3)的上端(31)预定部位的管体(310)可供把手杆(1)所设的卡扣座(13)的卡扣或脱离,另外该两前支架(3)的下方并可分别藉锁固元件(34)装设前轮(6);脚踏板(4),系固设在两前支架(3)的下方预定部位;两后支架(5),系可分别藉锁固元件(54)装设后轮(7);其特征在于:
该把手杆(1),其两侧接近中间部位各固设一枢接座(11),藉该两枢接座(11)的下方壁面(111),可分别与侧支架(2)上端(21)枢接;该两侧支架(2),系上端(21)分别与把手杆(1)中间部位所设的两枢接座(11)的下方壁面(111)枢接,而其下端(22)则分别与两后支架(5)接近中间部位所固设的枢接座(51)的上方壁面枢接;该两前支架(3)系分别由其上方部位(32)与后支架(5)的上端所固设枢接座(52)的上方壁面(521)框接;该两后支架(5)系分别在其上端固设枢接座(52),藉其上方壁面(521)可供与两前支架(3)上方预定部位枢接,而该两后支架(5)的接近中间部位乃各设有一枢接座(51),可分别藉其上方壁面(511)分别与两侧支架的下端(22)枢接,另外该两后支架(5)的下方并开设定位槽孔(53),可分别藉锁固元件(54)装设后轮(7),且该后支架(5)的下方另预设有枢接座(55)可供枢设一具有若干卡块(561)的刹车块(56),而前述后轮(7)的内侧则各设有一具若干卡沟(711)的定位座(71),恰令刹车块(56)可向下枢转,藉其卡块(561)卡掣入后轮(7)的定位座(71)的卡沟(711)内,或者经由将该刹车块(56)向上枢转而脱离后轮(7)的定位座(71)的卡沟(7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斯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因斯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49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