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棋子盒无效
| 申请号: | 98211375.7 | 申请日: | 1998-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35009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24 |
| 发明(设计)人: | 莫文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文昆 |
| 主分类号: | A63F3/02 | 分类号: | A63F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棋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棋子的器具,尤其是盒内底板设置弈棋盘的双功能棋子盒。
目前有一种用铰链〔又称合页〕连接两凹形盖而成的双功能棋子盒,关盒时两盖凹口对向,棋子装在两凹口空间内,开盒时两盖凹口持平朝上,弈棋盘设置在两盖凹口背面相连的平面上。这种棋子盒的好处在于不需另外设置弈棋盘,盒内装子又不需规则排列,但它的缺点是弈棋时需要先将全部棋子从盒内取出,再将棋子盒翻转使两盖凹口背面朝上,才能摆棋子对弈。弈棋完毕拾棋子入盒时,又需重复前面的反过程,因此对弈棋操作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棋子盒,它不但既是棋子盒,又是弈棋盘,盒内装子又不需规则排列,使用方便,而且弈棋盘设置于盒内两凹形盖的底扳上,使弈棋时摆棋子和拾棋子的操作也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两个都是由一块底扳和三面凸起的周边所围成的缺口扁凹形盖,在这两缺口扁凹形盖缺口边两侧的周边处活动连接一块窄长方形活动扳。关盒时两盖凹口对向,两缺口扁凹形盖和一块活动扳围成一个扁平六面体空间以装棋子;开盒时两盖凹口朝上,两盖的底扳分别连拼于活动扳的两侧,三体连拼成一个平面以设置弈棋盘。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欲弈棋时只需将棋子盒打开,随手摆正盒内的棋子于盒内两盖的底扳和一块活动扳三体连拼成的弈棋盘上,即时对弈十分方便,且弈棋完毕收拾棋子时,棋子盒不需翻转,随意将棋子放进盒内不需规则排列也十分方便。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是图3的局部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6是图5的局部剖面图。
图中:1.底扳 2.周边 3.铰链 4.活动扳 5.转动付6.连杆 7.档销
在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两个都是由底扳1和三面凸起的周边2所围成的缺口扁凹形盖,在这两缺口扁凹形盖缺口边两侧的周边的端部,用铰链3分别与一块窄长方形的活动扳4的两侧连接。关盒时两缺口扁凹形盖和一块活动扳围成一个扁平的六面体空间以装棋子,开盒时两盖底扳与活动扳三体拼成一个平面以设置弈棋盘。
在图3所示的第二个实施例中,两个都是由底扳1和三面凸起的周边2所围成的缺口扁凹形盖,在这两缺口扁凹形盖缺口边两侧的周边的上端部用铰链3相互连接,在窄长方形的活动扳4一侧的两端与一缺口扁凹形盖缺口边两侧的周边用转动付5连接,而在活动扳的另一侧的两端与另一盖缺口边两侧的周边用连杆6连接,这时两盖、活动扳和连杆组成四连杆机构。关盒时两缺口扁凹形盖和一块活动扳围成一个扁平的六面体空间以装棋子;开盒时两盖底扳及活动扳三体连拼成一个平面以设置弈棋盘。
在图5所示的第三个实施例中,两个都是由底扳1和三面凸起的周边2所围成的缺口扁凹形盖,在这两缺口扁凹形盖缺口边两侧的周边的上端部用铰链3相互连接,在窄长方形的活动扳4一侧的两端与一缺口扁凹形盖缺口边两侧的周边用转动付5连接,而在另一盖缺口边两侧的周边的内侧设活固定挡销7。关盒时挡销挡住活动扳,使两缺口扁凹形盖和一块活动扳围成一个扁平的六面体空间以装棋子;开盒时挡销又托住活动扳,使两盖底扳及活动扳三件连以成一个平面以设置弈棋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文昆,未经莫文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13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