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能合页无效
| 申请号: | 98116472.2 | 申请日: | 1998-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244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16 |
| 发明(设计)人: | 许乃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乃春 |
| 主分类号: | E05F1/06 | 分类号: | E05F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810005 青海***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能 合页 | ||
本发明是涉及门、窗、柜以及翼扇等联接用的一种多能合页。
目前在门、窗、矩、翼扇等所用合页多为一般的合页,如普通合页、无声合页、方抽芯型合页、轴承合页等,这些合页用于门、窗、矩等的联接,当门需要自动关闭时,它们都不具备自动关闭的功能。有一种公知的弹簧合页,它具有自动关闭的功能,但它扭弹簧是装在合页轴上,因此合页轴粗大,很不美观且多用于来回双动的门,在一般的普通门上不太适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门、窗、矩、翼扇等具有自动关闭功能,外形美观、隐蔽、结构简单的合页,它即具有普通合页的联接功能,又有使门自动关闭的功能,不想使用自动关闭功能时可以使它失去自动关闭功能,适用于一般普通门的一种合页。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多功能合页包括合页中(含普通合页、无声合页、轴承合页、方抽芯型合页等),一个装在门框上的合页片(1),一个装在门扇上的合页片(3),两合页片用合页轴(2)连接,其特征在于其中的一个合页片上带有动力器,所说的动力器是由导筒(4) 、弹簧(5)<包括拉簧、压簧、碟簧等>和联接件(6)组成,导筒(4)联接在合页片(3)上,弹簧(5)在导筒(4)内,弹簧(5)的一端与导筒或与导筒相联接的件联接,弹簧的另一端与联接件(6)的一端联接,联接件(6)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合页片(1)或与合页片(1)有联接关系的构件联接,还可以直接与门框或门扇联接。联接件(6)一端与弹簧(5)联接,另一端与合页片(1)相联接的构件(如挂钩(8)>联接使两合页片处于关闭状态时,若固定合页片(3)不动,推动合页片(1)绕合页轴(2)转动,合页片(1)带动与它相联接的挂钩(8)和套在挂钩(8)上的联接件(6)一起运动,使两合页片处于90度打开状态,联接件(6)带动压缩弹簧(5)移动使压缩弹簧(5)压缩储能,当推动合页片(1)的外力取消后,压缩弹簧(5)释放能量复位伸长带动联接件(6),使挂钩(8)和合页片(1)绕合页轴(2)自动旋回使两合页片处于关闭状态。若将联接件(6)与挂钩(8)联接处脱开,将联接件(6)放到导筒(4)内,则两合页失去自动关闭功能,合页成为普通合页。
故此上述的多能合页具有开启后自动关闭的功能,不用时还可以使合页失去自动关闭功能成为普通合页,它结构简单,成本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多能合页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多能合页,处于90度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处于自动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多能合页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向视图(假设两合页片处于180度开启状态)。
图5为图3所示第二种实施例的多能合页安装于门框和门扇上,使门处于90度开启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当多能合页将门扇自动关闭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多能合页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沿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沿A-A剖面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多能合页的第四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沿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多能合页的第五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多能合页的第六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合页的合页片(1),合页片(3)可在合页轴(2)上转动,导筒(4)可通过焊接等方法固定在合页片(3)上,导筒(4)内有弹簧(5),弹簧(5)的一端与导筒(4)相联接的合页片(3)联接,弹簧(5)的另一端与联接件(6)联接,联接件(6)的另一端可套在与合页片(1)联接(如焊接等)的挂钩(8)上,图1中两合页片处于90度打开状态,弹簧被压缩,若固定合页片(3)不动,则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合页片(1)绕合页轴(2)旋回自动关闭,如图2所示,图中(7)为端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乃春,未经许乃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64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