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源基因转化灵芝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8113107.7 | 申请日: | 1998-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88802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李宝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15 | 分类号: | C12N1/15;C12N15/8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灿志 |
| 地址: | 51027***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因 转化 灵芝 方法 | ||
1.一种外源基因转化灵芝的方法,其特征是将灵芝菌丝用溶壁酶酶解并制成纯化的灵芝原生质体,然后以含有外源基因的真菌表达质粒为载体,采用PEG介导的转化法,对该纯化的灵芝原生质体进行转化处理,再将转化后的灵芝原生质体进行再生培养和选择性培养,从而获得灵芝转化株。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取新鲜灵芝湿菌丝,按每克湿菌丝2-10ml酶液的比例加入溶壁酶液,30-35℃酶解1.5-3.0小时;
(2).将上述酶解液用G3砂芯漏斗过滤,滤液经离心去上清液,再用0.5-0.8mol/L的渗透压稳定剂洗涤1-3次,得到纯化的灵芝原生质体;
(3).将纯化的灵芝原生质体以1×108个/ml的浓度悬浮于液体再生培养基中,然后取1ml原生质体悬液,离心去掉上清液后,再将原生质体悬浮在200-300μl再生培养基中,并加入所选用的质粒载体5-20μg和PEG缓冲液50-100μl,冰浴30-60分钟,再加入0.5-1ml PEG缓冲液,混匀后于25-28℃温育10-30分钟,然后离心沉淀原生质体;
(4).将上述经转化处理的灵芝原生质体悬浮于1ml液体再生培养基中,25-28℃静置培养3-5天,再涂布于含有选择因子的再生培养基平板上,25-28℃倒置培养4-8天,即可得到灵芝转化株。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在加入质粒载体的同时,加入肝素钠50-100μg。
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用溶壁酶液的成份及其配比为:溶壁酶1-2.5%(w/v),纤维素酶0.5-2.5%(w/v),渗透压稳定剂0.5-0.8mol/L。
5.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用的真菌表达质粒为pAN7-1。
6.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用PEG缓冲液的成份及其配比为:PEG4000 40-60%(w/v),CaCl2 5-10mmol/L,Tris(pH7.4)5-10m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31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