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人体疾病的桥式连线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8103559.0 申请日: 1998-08-11
公开(公告)号: CN1244383A 公开(公告)日: 2000-02-16
发明(设计)人: 黄仲林 申请(专利权)人: 黄仲林
主分类号: A61H39/00 分类号: A61H39/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2209 北京市昌***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人体 疾病 连线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物空间医学的桥式连线,具体讲,涉及一种使血管针导线成为闭合回路的桥式连线或使血管针导线同植物组成闭合回路以使植物体的生命信息与人体生命信息互相作用,实现病变物质向植物转移的桥式连线。

人身体所患疾病不可胜数,如俗称为“不死的癌症”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就是其中之一。西医历来采用外科置换手术治疗此病,这不仅给患者带来手术痛苦和术后病发症,而且不能保证功能恢复,有些较为严重的患者还不得不做截肢手术,经手术性手段治愈者极为罕见。中医对此病多采用中药内服、外治和针灸等方法治疗,但其效果显著的不多,完全恢复功能的更为少见。而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目前为医学界视为畏途的难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不破坏人体的完整、无任何副作用和不产生并发症的治疗人体疾病的桥式连线。所述桥式连线包括为金、银、铜、铁、铝一类金属中选出的金属丝制成,或由棉、毛、耐纶一类天然或合成纤维制的非金属线制成。所述桥式连线为用于连接由将在患者双腿内踝、颈部和手腕所刺入的六根针灸用针,及脐穴中的一根针灸用针,用直径0.5~0.1mm的上述导线按顺时针方向连接起来而形成的血管针刺导线的两端而使之成为闭合回路,或用于连接由将在患者双腿内踝、颈部和手腕所刺入的六根针灸用针,及脐穴中的一根针灸用针用直径0.5~0.1mm导线按顺时针方向连接起来而形成的血管针刺导线同从松树、柏树、苹果树选出的至少一种树的树皮(左脚端的所述导线)和树心(右脚端的所述导线)使之成为闭合回路,所述桥式连线不需外加电源和磁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的桥式连线。

人体内生命系统的功能是分分阴阳的,人体内的调控功能是双向的。生物场控制医疗充分应用阴阳对称互补原理,临床证明它具有体现能量序化的双向性和三维立体性,因此而确立了针刺对称性和传感立体性,用生命能量解决生命疾病的研究方向。本说明书中的术语“桥式连线”为使血管针刺导线成为闭合回路或使人体与植物体能量序化、生命与生命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换的“桥式连线”,也是病体与植物体形成“闭合”回路的“桥式连线”。此“桥式连线”既不需要任何外加电源,也不施予任何磁场,所述桥式连线的线为从金、银、铜、铁、铝一类金属中选出的金属丝制成的金属丝或从棉、毛、耐纶一类天然或合成纤维制的非金属线中选出的线组成。优先选用易于获得、连接方便的金属铜线或铝线一类金属导线。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方法连接的桥式连线实现的,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人体的每一部位都可读到整体信息;有的部位信息传递快,反应迅速,较为敏感。人体本身存在一个生物等复合场,此场构成了人体的健康状态,某种疾病就是人体场的平衡破坏,而所述治疗可称为重建生物场,调节整体与局部的循环,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为此,首先建立所述桥式连线“心血管针刺导线”,然后再使所述连线成为闭合回路。术语“心血管针刺导线”即按顺时针方向连接平行刺入患者双腿内踝、颈部和手腕血管(共六根)一寸针灸用针及刺入脐穴(优选名神阙穴)的另一根针灸用针,再用直径0.5~0.1mm(优选0.23mm铜线)的导线连接(如图1所示)。最后用所述血管针导线两端连接起来组成闭合回路,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或把所述血管针导线同患者身旁的植物,如花卉等,一般为龙柏松、香松、铁松、苹果树等连接起来组成闭合回路(如图3所示)。

实施例1

用所述桥式连线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症,在患者双腿内踝、颈部和手腕血管平行刺入六根针灸用针,在脐穴处刺入一根针灸用针,用直径0.23mm的铜线按顺时针方向连接起来使之成为闭合回路。或用一根直径约0.23mm的铜线分别同松柏一类的树皮(和左脚相连的)和树心(和右脚相连的)连接起来组成双闭合回路,即可实现植物体的生命“信息”向人体转移和人体病变物质向植物体转移达到治病目的。实施例2

用所述桥式连线治疗心脏二尖瓣狭窄,在患者双腿内踝、颈部、手腕血管平行刺入六根针灸用针,在脐穴处刺入一根针灸用针,用一根直径约0.23mm的铜线分别同苹果树一类的树皮(和左脚相连的)和树心(和右脚相连的)连接起来组成双闭合回路,即可实现植物体的生命“信息”向人体转移和人体病变物质向植物体转移达到治病目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仲林,未经黄仲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35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