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往复与圆周运动可逆转换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7250867.8 | 申请日: | 1997-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552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7 |
| 发明(设计)人: | 崔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长江 |
| 主分类号: | F16H25/12 | 分类号: | F16H2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鲁沂 |
| 地址: | 2628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往复 圆周运动 可逆 转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往复与圆周运动可逆转换装置。
目前使用的往复与圆周运动可逆转换装置,大多采用曲轴,其结构较复杂,成本高,机械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制作工艺简单,效率高的往复与圆周运动可逆转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圆形内轴(1),圆筒形滑块(2),外筒(3)和滑珠(9)组成。圆形内轴(1)表面有一连续环形斜面滑道(4),圆形内轴(1)一端固定有输出轴(5),输出轴(5)外端有键槽(6);圆筒形滑块(2)上有两个彼此相对于中轴对称的圆孔;外筒(3)内壁有两条彼此相对于中轴对称的轴向滑道(8)。
图1为往复与圆周运动可逆转换装置剖面图;
图2为圆形内轴示意图;
图3为圆筒形滑块示意图;
图4为外筒示意图。
图5为圆筒形滑块A-A向截面图;
图6为圆形内轴表面滑道展开图。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圆形内轴(1)套装在圆筒形滑块(2)内,两个滑珠(9)的内端通过圆筒形滑块(2)上的圆孔(7)与圆形内轴(1)上的滑道(4)相接;圆筒形滑块(2)套装在外筒(3)内,两滑珠(9)的外端与外筒内壁上的轴向滑道(8)相接。
如果将往复直线运动转换成圆周运动,可在圆筒形滑块(2)施一外力,由于外筒(3)内壁两条轴向滑道(8)的限制,使得筒形滑块(2)只能沿滑道(8)作往复直线运动,圆筒形滑块(2)作往复运动的同时,外力通过滑珠(9),作用在圆形内轴(1)的连续环形斜面滑道(4)上,相当于给圆形内轴(1)一个转动的力,使得圆形内轴(1)转动。如果圆筒形滑块继续作往复运动,内轴也就继续作圆周运动,从而实现往复运动转变为圆周运动。
如果将圆周运动转换往复直线运动,可在圆形内轴(1)上施一外力,使得圆形内轴(1)作圆周运动,此外力通过圆形内轴(1)上的连续环形斜面滑道(4)作用在滑珠(9)上,又通过滑珠(9)作用于圆筒形滑块(2)上,由于外筒(3)内壁轴向滑道(8)的限制,使得圆筒形滑块(3)在滑珠(9)的带动下,只能在外筒(3)内作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实现了圆周运动转换为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圆形内轴(1)上的连续环形斜面滑道(4)的斜度、长度和曲峰的个数,可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设计,滑道的断面形状可以是多种几何形状,如弧形、梯形,外筒(3)内壁的轴向滑道也可以是多种几何形状,如弧形、梯形。圆形内轴(1)上相邻斜面滑道的斜度和长度可以不一样,但是必须是对称的,相互对应的曲峰的顶点也必须在同一高度上。曲峰可以是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偶数。曲峰越多,往复运动转换成圆周运动时,输出的转速也就越慢;反之,圆周运动运动转换成往复运动时,往复运动的速度也就越快。
本实用新型和曲轴相比,可以使机械的体积减小,制作工艺简单,由于圆形内轴使用斜面原理,斜面可以省力,提高了相互转换时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长江,未经崔长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508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熔滴缩颈检测装置
- 下一篇:调正传动带跑偏的带轮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