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气炉具无效
| 申请号: | 97226869.3 | 申请日: | 1997-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31851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姜中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中璋 |
| 主分类号: | F23D14/60 | 分类号: | F23D14/60;F23N5/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01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气 炉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炉具。
现行诸多种煤气及液化气炉具,包括普通式和各种电子打火式,均存在一种浪费气的现象,即在使用过程中暂时将锅端下时,往往懒得将火闭小,任其大火苗燃烧。虽然每次时间短暂,但在一个做饭的过程中次数并不少,积少成多,确是一种可观的浪费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够有效克服上述现象的节气炉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炉头中心或一侧设一控制杆,其上端头对应锅底面,其下端头连接过渡部件,对锅的端上端下即可控制阀门自动开闭。这里说的“开”是指全开,而说的“闭”却不是指全闭,而要保持一定火苗,可称作“维持火苗”。这和汽车发动机怠速机构原理功能相似,要调到既不灭火,又不费气。
本实用新型利用锅底面压动控制杆,即可自动控制火苗,从根本上克服了懒得将火闭小而造成浪费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普通煤气炉节气装置结构原理图。
图2是电子打火燃气炉节气装置结构原理图。
图3是普通液化气炉节气装置结构原理图。
图中:1.炉架,2.炉头,3.控制杆,4.导向销,5.套座,6.长顶杆,7.炉筒,8.调量旋钮,9.锥体调量杆,10.调量座体,11.短顶杆,12.连接管,13.阀盖,14.弹簧,15.阀芯,16.阀体,17.弹簧,18.套,19.筒式阀芯,20.阀杆,21.转杆,22.拨杆。a.导向槽,b.斜面,c.炉腔,d.气孔,e.进气口,f.出气口,g.气孔。
首先结合图1说明普通煤气炉节气装置结构原理。
图中可见:在炉头2中心处通过套座5、套18安装控制杆3;在炉筒7端头装有包括阀体16、阀芯15(其端面设轴向气孔d,4-5个)。弹簧14、阀盖13及连接管12所助成的控制阀门;在长顶杆6和短顶杆11之间装有包括调量座体10、锥体调量杆9、调量旋钮8所组成的小气量微调机构。当锅放在炉架1上时,锅底面压动控制杆3下移(由导向销4和套18上的导向槽a限定圆周位置),其斜面b径向推动长顶杆6、短顶杆11右移,阀芯15全开,形成正常火苗;当锅端起时,弹簧17、14驱动所有运动部件回位,形成维持火苗。图中可见:控制机构的顶杆等件是装在炉筒7内并穿过炉腔c和控制杆接触的。
下面结合图2说明电子打火燃气炉具节气装置结构原理。
图中可见:控制杆3通过套座5、套18装于炉筒7一侧;筒式阀芯19形同活塞,但前端开口,后端设若干轴向气孔g,其只用圆周面去开闭进气口e。当锅放上时,控制杆3下移,即压拨转杆21反时针方向转移,其拨头(立杆部分)拨动阀杆20。并拉动筒式阀芯19克服弹簧14张力左移,进气口e全开,气流沿图中虚线箭头通过阀门(图中未标号,同时该图对继后的火力调节装置。喷嘴等均未予图示和说明,此系现行技术结构)流向喷嘴,形成正常火苗;锅端起时,弹簧14驱动所有运动部件回位,形成维持火苗。
下面结合图3说明普通液化气炉具节气装置结构原理。
图中可见:控制杆3通过套座5、套18装于炉筒7一侧;阀门结构原理和图1中比较不同点是:其进,出气口(e,f)设在阀体16的圆周面(进气管右面连接的现行阀门,图中未示),且垂直安装。锅放上,控制杆3压拨杆22转移,其短臂前端即向上挑开阀芯15,形成正常火苗;锅端起,弹簧14驱动所有运动部件回位,形成维持火苗。该案实施时,对控制杆3亦可和拨杆22制成一体,弯起,可省去套18、套座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中璋,未经姜中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68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