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楔形齿行星齿轮无级变速器无效
| 申请号: | 97214221.5 | 申请日: | 1997-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2907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朝华 |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 |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芳铭 |
| 地址: | 32521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楔形 行星 齿轮 无级 变速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齿轮无级变速器的改进发明,尤其是对行星齿轮无级变速器的改进。
现有的行星齿轮无级变速器,如中国专利申请号93110013.5、专利申请号94113783.X,利用差动行星轮系本身具有的差动性能,把太阳轮上的输入速度分解成为行星轮上的输出速度及行星架上的控制速度,虽然可以达到无级变速或自动调速的目的,但都只能适合小功率传动,因为它们都不能真正达到在改变速度的同时也对应改变扭矩和功率。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适合任意大小功率传动的行星齿轮无级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在改变速度的同时对应改变扭矩的行星齿轮无级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设在机架同一轴线上的动力输入轴、梁轮轴、输出轴,所述的动力输入轴与次太阳轮组成输入轮副,次太阳轮与次行星轮配合;所述的输出轴与主太阳轮组成输入轮副,主太阳轮与主行星轮配合;所述的梁轮轴上设置行星梁轮,行星梁轮的径向端设有与之配合的调速控制装置,其辐架上设有行星轮轴。
上述的主太阳轮为一楔形齿齿轮,主行星轮为一针盘轮,该楔形齿齿轮与针盘轮上的针齿销相啮合。
上述的调速控制装置由摩擦块、弹簧、顶杆、调速手轮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精简、制造容易且造价低,同时可传递任意大小功率的动力,应用极广。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楔形齿齿轮与针盘轮配合的结构图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下面再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及其原理。本实用新型包括设在机架1同一轴线上的动力输入轴16、梁轮轴15、输出轴3,所述的动力输入轴16与次太阳轮13组成输入轮副,次太阳轮13与次行星轮12配合;所述的输出轴3与主太阳轮2组成输出轮副,主太阳轮2与主行星轮5配合;所述的梁轮轴15上设有行星梁轮10,该行星梁轮10的径向端设有与之配合的调速控制装置,其辐架上设有安装主、次行星轮的行星轮轴6。所述的主太阳轮13为一楔形齿齿轮,该楔形齿齿轮的轮齿为一楔形块,其端面为一上大下小的等腰梯形状,齿高不小于本齿轮半径的二分之一,其齿廓为一直线(弧线或曲线亦可),所述的主行星轮5为一针盘轮,该楔形齿齿轮与针盘轮上的针齿销4相啮合。所述的调速控制装置由摩擦块7、弹簧8、顶杆11、调速手轮9组成。上述的行星梁轮10为一圆盘轮,节面上设有凹槽,凹槽中均匀分布着固定孔14,供顶速11插入后固定行星梁轮10运转用。同时,对行星梁轮10施加的调速控制装置可以是加压或加摩擦力或磁力调节。
当动力输入时,若调速控制装置不对行星不梁轮10施压,则行星梁轮10开始带动梁轮轴15作反向自由转动,致使主行星轮5在主太阳轮2上作纯滚动,若将调速手轮9顺时针旋转,则与调速手轮9固连的螺栓下移顶压弹簧8,从而压紧摩擦块7阻缓行星梁轮10运转,致使主行星轮5在带动主太阳轮2自转的同时随着行星梁轮10的转动作公转,于是针齿销4在楔形齿的齿面上由齿根向齿顶滑移啮合,实现了力臂、作用力方向的改变,由此使力矩发生改变,达到无级变速。
本实用新型采用这种双太阳轮双行星轮的行星轮系结构,并辅以行星针盘轮与楔形齿齿轮相啮合的结构,解决了以往行星齿轮无级变速器在改变速度的同时不能相应改变扭矩,故而只能适用小功率传动的缺陷,其调速范围R在0至1之间,可适用于各种变速传动,广泛应用在汽车、船舶、工农业机械工程中,是无级变速器的更新换代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朝华,未经张朝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42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用电子积木电子元器件
- 下一篇:夹心防滑香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