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化石油气常温发生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7207746.4 | 申请日: | 1997-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280204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周波;龙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内江石油燃气管道输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C7/04 | 分类号: | F17C7/04 |
| 代理公司: | 内江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常巍 |
| 地址: | 641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化 石油气 常温 发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燃料的发生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液化石油作为燃料并在常温下气化的发生装置。
现有的石油燃气常温管道输送系统,它主要是由分体的储油装置、产气装置、储气装置以及站内调压器和站外调压器所组成,由于其体积大、结构复杂,因此投资较高,且幅射范围有限;中国专利局以公告号2145906公开了一种民用戊烷管道燃气发生装置,它主要由燃料贮缸、空气压缩机、可燃气体浓度测定传感头、浓度控制阀、加热器、温控元件、电控箱、气体调压箱和连接管所组成,该专利存在如下缺点:
一、安全性能差:由于戊烷燃料的燃点低,温控元件易老化失灵,一旦出现此种状况,极易发生爆炸事件,从而影响设备的安全性能;
二、结构复杂、安装不便、成本高:由于该装置采用了加热装置,需配套设备多,且能耗高,不便于安装,同时需复杂的控制系统,所以制造成本高;
三、实用燃料范围窄:该装置只适用于戊烷含量很高的石油燃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体积小、投资少、安全性能好、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检测检修方便、操作安全稳定、燃气质量高和实用油质范围广的液化石油气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储油产气装置、储气装置、空气压缩装置、调压装置、进气管、加油球阀、输气管、电机自动控制器以及排污口、过滤器、产气筒、止回阀和空气进气管所组成。
其中储油产气装置由储油罐和产气筒所组成,产气筒由支架固定直立于储油罐的内部,产气筒的侧壁上均匀地分布有进油微孔,上端开有出气孔,下端与储油罐内底壁相连,空气进气管直立于产气筒内并由固定于产气筒上端的支架固定,空气进气管的输出端位于产气筒的下端,输入端穿过储油罐的侧壁后通过止回阀与空气压缩装置的进气管相连,储气装置由连体的储气排空罐和空压机储气罐所组成,在储气排空罐和空压机储气罐之间设置有一隔离板,储气装置通过连成一体的安全阀和截止阀、针形阀与储油罐连通,调压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输气总阀后与输气管相连,调压装置的输入端通过截止阀与固定于储油罐内的管接头相连。其中,调压装置由一级调压装置、过滤器和二级调压装置所组成,其中一级调压装置由管接头、截止阀、一级调压器、三通、针形阀所组成,一级调压器的输入端与截止阀的一端相连,截止阀的另一端与固定于储油罐内的管接头相连,一级调压器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三通相连,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别与固定于储气排空罐内的针形阀和连接管相连,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过滤器的球阀相连,二级调压装置由普通压力表、二级调压器和支架所组成,二级调压器的输入端通过法兰盘与过滤器相连,并在其输入端处连接有一普通压力表,二级调压器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输气总阀相连,二级调压器由固定于储油罐上侧面的支架螺栓固定;
此外,在储油罐的左侧上下分别开孔并分别由法兰盘固定有两个视镜,在其右侧下部开有由法兰盘连接的检修手孔;
另外,在储油罐的上部还设置有一个电触点压力表,电触点压力表通过针形阀与固定于储油罐内的管接头相连,电触点压力表的输出端通过电机自动控制器与空气压缩装置相连;
此外,在储气排空罐的上部还设置有一普通压力表,普通压力表通过针形阀与三通相连,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别与放空嘴和固定于储气排空罐内的管接头相连。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因为将储油产气装置、储气装置、空气压缩装置以及调压装置设计成一体,所以体积小,占地面积小;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常温低压产气的原理,未采用加热装置,更不需要复杂的配套设备,所以结构简单紧凑,且安装方便;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视镜和检修孔,便于观察和检修;另外,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带过滤器的调压装置,不仅使调压方便可靠,同时可以消除燃气中所带的泡沫和污物,充分保证了燃气的质量;加上采用了电触点压力表及普通压力表和安全阀,使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更加安全和稳定;再者,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重质油,而且也适用于轻质油和石油企业的附属产品,对燃料的适用范围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内江石油燃气管道输送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内江石油燃气管道输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77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