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灭火弹发射器无效
| 申请号: | 97206785.X | 申请日: | 1997-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955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0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庆源 |
| 主分类号: | F41B7/00 | 分类号: | F41B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薛嘉俊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灭火 发射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是一种用以远距离投射灭火弹的灭火弹发射装置。
火灾使受灾者身家财产受到莫大的损失,不但打击了受灾者原本顺畅的生活模式,更普遍地消耗社会资源,形成社会问题。故现代化的社会无不重视消防技术的发展,期使火灾形成的损失降至最低。随着灭火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灭火弹这一消防设施,这是一种其内装有灭火液体的易摔破封闭壳体。当火灾发生时,将这种灭火弹投向着火处,使其破裂,溢出的灭火液体即能将火苗扑灭。这种灭火弹一经面世,由于其简便易用,具有即时使用、灭火效果良好等优点,故立即受到社会大众的肯定。但是,目前这种灭火弹是以手投掷方式实施灭火的,故虽然此一设施本身可达到良好的灭火效果,但因人力投掷距离过短而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此外,现今家家户户于窗框上都装设着防盗铁窗,当室内着火而欲由室外向室内投掷灭火弹时,就增加了灭火的难度,使得或者不易把灭火弹准确地投掷至着火点,或者灭火弹撞在铁窗格上而破裂,达不到灭火的目的。
为改变这一以手投掷灭火弹的现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灭火弹发射器,用以提高灭火弹的投射距离和投射准确度,以进一步提高灭火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至少包括一发射管和一弹射装置,其中,发射管的内管径稍大于灭火弹弹径,发射管一端透通成发射口,另一端内末稍装设弹射装置;该弹射装置由一拉杆贯穿弹性体所构成,拉杆一端形成拉柄,此拉柄伸出该管端外,拉杆形成拉柄之另端固接于弹性体朝发射口之一端。如此的灭火弹发射器,把拉杆的拉柄拉伸出发射管,并将灭火弹装入发射管后,释放拉杆,弹性体即将灭火弹弹射出,灭火弹即被发射至远离发射地的着火处而破裂、灭火。
为使灭火弹的发射能更准确,本实用新型于发射管的发射口上缘凸设有准星,发射管上沿准星直线方向适当位置处设有觇孔。
上述弹性体可由一弹弓连接圈状弹簧所构成,于发射管管体两侧各平向开设出一滑槽,弹弓弓身中央部位嵌卡入滑槽中,于弹弓和发射管底之间装设圈状弹簧,拉杆形成拉柄之另端穿出弹弓前端形成第一连接块,并于拉杆穿出圈状弹簧的前端形成第二连接块;或者所说弹性体系为圈状弹簧,拉杆形成拉柄的另一端穿出圈状弹簧的前端形成单一连接块。
上述拉杆的拉、放最好用机械进行,为此,本实用新型于发射管管壁上适当位置处形成扳扣件,该扳扣件系由一扳机串接一引线到一穿连弹簧的卡榫所构成,扳机设于手指握持发射管部位,卡榫及其穿连的弹簧设于发射管装设弹性装置之一端管壁上,且卡榫之卡尖保持压抵拉杆,另于拉杆被拉出并完全挤压弹性体时,拉杆杆身上相对于卡榫卡尖处凹设有卡榫卡尖可卡入的卡定孔。
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于发射管管身上相对于压缩弹射装置容置灭火弹之上方位置处开设枢接有覆盖的充填孔,以利快速装填灭火弹。于发射管下端临近重心位置处向下延伸出用以架设发射的支架和/或于发射管下端临近重心位置处向下延伸出可由肩部发射的肩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远距离对准火烧处发射灭火弹,即使窗户上挡有防盗铁栅窗,通过发射时的瞄准,灭火弹也就能轻易地穿过栅格而射入窗内火场,快速地进行灭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灭火的示意图。
以上图中标号表示:
1-发射管,
11-支架,12-肩架,
1A-发射口,1B-滑槽,1C-覆盖,1D-准星,
1E-觇孔,1F-充填孔,
2-弹射装置,
21-弹性体,21A-弹弓,21B-圈状弹簧,
22-拉杆,22A-拉柄,22B-卡定孔,
22C-第一连接块,22D-第二
连接块,2E-连接块,
3-扳扣件,
31-卡榫,32-弹簧,33-引线,34-扳机
4-灭火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庆源,未经黄庆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67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