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白炽光源故障监视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7202595.2 | 申请日: | 1997-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288569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森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森磊 |
| 主分类号: | H05B37/03 | 分类号: | H05B37/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福恒 |
| 地址: | 10004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白炽 光源 故障 监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炽光源故障监视报警装置技术领域。
目前,美国、德国及日本等国家均采用电压采样的方式来检测直流白炽光源的故障状态,并使用专用集成电路对采样电压信号进行判断和处理,由于采样电压信号是由采样电阻产生的,这种方式存在如下弊端:
1、由于采样电阻与白炽光源串联,采样电阻将产生一定的功耗。
2、由于光源的工作电流全部流经采样电阻,如采样电阻在材料和制造方面存在任何缺陷,都将导致采样电阻本身发生故障,从而增加了新的不可靠因素。
白炽光源的功率越大,上述两种弊端就显得越为突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廉的直流白炽光源故障监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传感器由电磁线圈(L)、电阻R1和舌簧开关S构成,该舌簧开关S置于电磁线圈(L)之中,电磁线圈(L)与白炽光源串联,该舌簧开关S一端串联电阻R1后与电磁线圈(L)上端连接,该舌簧开关S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或门输出端串联电阻R3后与晶体管T的基极连接,该晶体管T的集电极与蜂鸣器连接;为了显示白炽光源的工作状况,设置有发光二极管(L)ED,该发光二极管(L)ED与舌簧开关S并联连接,与电源开关K串联连接;为了使发光二极管(L)ED得到稳定的工作电压,在发光二极管(L)ED与电阻R2串联的两端并联有稳压管。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参见图1所示,传感器由电磁线圈(L)、电阻R1和舌簧开关S构成,该舌簧开关S置于电磁线圈(L)之中,电磁线圈(L)与白炽光源串联,该舌簧开关S一端串联电阻R1后与电磁线圈(L)上端1连接,该舌簧开关S的另一端接地,传感器的或门输出端3串联电阻R3后与晶体管T的基极连接,该晶体管T的集电极与蜂鸣器4连接;发光二极管(L)ED与舌簧开关S并联连接,与电源开关K串联连接;在发光二极管(L)ED与电阻R2串联的两端并联有稳压管DZ。
当电源控制开关K闭合时,如白炽光源工作正常,则在电磁线圈(L)中流过光源电流,此电流使电磁线圈(L)产生恒定磁场,插在线圈中的舌簧开关S在磁场作用下吸合,使舌簧开关S两端的电压降为零,发光二极管(L)ED熄灭,同时或门输出端为低电压,晶体三极管T截止,蜂鸣器不工作。当白炽光源因故障熄灭时,线圈(L)中无电流通过,磁场强度为零,舌簧开关S断开,发光二极管(L)ED点燃发光,同时,或门输出端3为高电位,晶体三极管T导通,蜂鸣器发声报警;本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监测部件及相应的或门输入端2数量。
电磁线圈(L)、电阻R1和舌簧开关S可封装在一个塑料壳中,构成一个独立的传感器,其余电路和蜂鸣器等安装在电路板和塑料外壳之中,构成故障指示器,传感器和故障指示器之间由电缆连接。
由于用电磁线圈替代了采样电阻,因此克服了使用采样电阻所产生的弊端,且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森磊,未经刘森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25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写字台
- 下一篇:一按得墨水笔及墨水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