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阻焊的电极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7115395.7 | 申请日: | 1997-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763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20 |
| 发明(设计)人: | 古川茂树;樋口大;小池刚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R43/02 | 分类号: | H01R43/02;H01R4/02 |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阻 电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阻焊的电极装置。
采用电阻焊机焊接一组导线已为人所公开和熟知,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平7-65927号。通常,这种焊接设备有一对电极台板相对设置,且两者可以夹紧也可以分开。在一个电极台板上有一个带有底面和几个侧面的导向元件,其底面与电连接于此电极台板的固定电极制为一体;在另一个电极台板上安装一移动电极,以为安装在固定电极和移动电极之间的工件加电压。采用这种结构,通过压紧安装在其周围的导向元件和固定电极及移动电极之间的工件,同时在电极间加上足够的电压,来进行电阻焊。
在上述焊接机中,每个电极分别装在一个电极台板上,因此,当根据所焊接工件类型不同而调换电极时,每个电极的中心很难精确定位。特别是导线束的焊接,这里要把许多导线扎在一起进行集成接头焊接,然后连成一束。由于这种焊接要频繁地更换电极,因而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做开始的准备工作。此外,如果电极的位置不正确,由于移动电极和周围元件的边缘相互妨碍,就可能使焊接失败,造成电极的损坏及类似故障。
本发明考虑到了上述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能够实现简易快速更换电极台板的电阻焊的电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阻焊的电极装置且包括一对相对安装的电极台板,它们之间可以夹紧,也可以分开。这一对电极台板安装在电阻焊设备上,并分别带有可移动的上端电极和固定的下端电极。每个电极台板还分别包括一个立柱和一个立柱座,该立柱与一个电极台板上的上端电极以可拆卸方式连接,立柱座与另一个电极台板上的固定电极以可拆卸方式连接。立柱座整个地支承立柱,且两者间可以有相对位移,以便使立柱根据电极台板的夹紧、松开运动来发生移动,因此,两个电极在焊接过程中通过使用立柱和立柱座得以定位。
本发明无需调节电极的位置,仅通过将立柱和立柱座安装在各自的电极台板上或从电极台板上拆开就能在电阻焊机中安装或更换所希望的电极。立柱座整个地支承立柱,因此能够使各个电极与正确的位置对中。本发明还能够利用来自电阻焊设备的力来驱动电极台板使得可移动的一侧的导向元件发生位移。
电极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包括电极装置固定侧的第一导向元件,它用于将工件安装在下端的电极,和电极装置可移动侧的第二导向元件,它用于在焊接完成后拆下工件,这一切是通过在压紧两电极间的工件之前用上述第二导向元件将工件围起来的方式进行的。
本发明是在工件被导向元件围住的情况下进行电阻焊。此外,由于电极的位置由立柱和立柱座来保持,可移动电极不会与导向元件发生干涉。
电极装置的另一特征包括一个互锁机构,该互锁机构与立柱结合顺序移动导向元件。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中,立柱座还包括一套供水和排水管道,立柱座有一通道与该管道系统相连以便使冷却水循环通过。本发明的这一特征包括供水和排水管道,通过使冷却水循环通过冷却水管道,立柱座的内部区域能得到冷却从而使得下端的电极在这里被整体地容纳。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相对的电极台板上固定和分离立柱和立柱座,可以更换电阻焊机中的电极而无需位置调整,因此,当根据工件不同特征调换电极时,能很容易地实现快速更换。根据本发明,更换电极的操作既简单又迅速。本发明还允许应用电阻焊设备的机械驱动力使导向元件发生位移,因此没必要提供另外的驱动机构,从而降低了焊接装置的成本。此外,在本发明中,一套供水入口管道和排水出口管道使冷却水在电极装置内部循环,这使得布管简单且体积小,提高了实用性。此外,在电极装置的固定部分而不是可移动部分开出沟槽,使得水泄露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而且无需定期检测该系统的管路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阻焊的电极装置,它包括一对相对的电极台板,上、下电极安装在这些电极台板上,使得一立柱将移动电极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电极台板上,而立柱座将固定电极独立地连接于第二电极台板上。立柱座在可发生位移的位置整个地支承立柱,在这个位置,立柱根据第一电极台板的上下移动而发生移动,这里,电极通过立柱和立柱座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立柱座还包括一套供水和排水管道以及相连两者的通道,此通道使得冷却水能循环通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立柱座还包括一固定侧和一可移动侧,使得在固定侧的第一导向元件将工件定位安装在下端电极上。在可移动端的第二导向元件在上端电极促使工件与下端电极接合之前,通过把固定侧的第一导向元件围住工件,使工件在焊接后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53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