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体外反搏过程中的最优加压时间的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体外反搏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7112592.9 | 申请日: | 1997-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03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24 |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侃;蒋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H9/00 | 分类号: | A61H9/00;A61B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大思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慧 |
| 地址: | 10002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体外 过程 中的 最优 加压 时间 方法 采用 装置 | ||
1、确定体外反搏过程中的最优加压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在小波变换方法实时检测心电信号QRS波的基础上,采用动态规划算法确定反搏时最优加压时间的控制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1]实时检测QRS波的位置,其具体步骤如下:①抽取心电数字信号,每5毫秒采一点,可选出750个点,用Mallat算法对该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得到小波输出序列,取3尺度上高分辨率下的小波输出序列;②求斜率阈值s和距离阈值d,具体为:
假设750个点有三个周期,先找到这三个周期的极大值一极小值对,取这三个正极大值一负极小值斜率平均值的一半作为斜率阈值s,三段距离平均值作为距离阈值d;③实时过程开始,采一点前取15点补足进行变换;④在3尺度上,对经小波变换后的16个点从最后一点开始依次判断是否为极大值或极小值;⑤找到极大值后,记其位置为m,其值为B;找到极小值后,记其位置为n,其值为A,若|m-n|<d+s,计算其斜率:
其中,J为心血管血流量,ta为加压起始时间,Ts为收缩压与舒张压的临界点,T为心动周期,P(t)为脉压值;[4]采用动态规划算法步骤:<1>确定三级加压各段最小加压时间的调控范围;<2>根据反搏功能评价指标,由递推算法分测算小腿、大腿、臀部的最大功能;<3>最后确定三级最小加压时间;即分别对小腿、大腿、臀部及其联合进行反搏测试,根据设置的小腿、大腿及臀部各自不同的加压起始时间ta(1)、ta(2)、ta(3),记录它们反搏后的脉压值,然后根据上述反搏功能评价指标,采用动态规划算法,得到反搏时最优加压时间ta(1)、ta(2)、ta(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259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