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轮胎分割处理利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7111088.3 | 申请日: | 1997-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203849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06 |
| 发明(设计)人: | 冯景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景茹 |
| 主分类号: | B29B13/10 | 分类号: | B29B13/10;//B29K1900 |
| 代理公司: | 承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秀文 |
| 地址: | 河北省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分割 处理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废轮胎处理利用技术领域,涉及废轮胎的分割处理方法及利用技术。
目前,废轮胎的增加,已使我国每年约形成70万吨的废胶量,而且还在逐年增长。因此废轮胎及废橡胶的处理技术便成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中国专利CN1069498A公开的“废旧橡胶边角余料直接脱硫再生法”,CN1084116A公开的“钢化橡胶及其制品的制造方法”以及CN1086229A公开的“细粒子再生胶的制备方法”等项发明,虽然处理目的和所得产品有所不同,但处理方法大同小异,即主要是在加入再生剂的条件下,通过高温动态脱硫、活化、热炼等工艺过程实现再生利用。而CN1097794A公开的“一种废轮胎橡胶裂解工艺”则是让橡胶碎片在裂解装置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废橡胶直接转变为燃气、燃料油、炭黑等。然而从处理思路和基本方法来说,上述两种情况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均主要是采用化学工程方法来实现再生利用的,而且利用最多的是废轮胎的胎面胶和边角料等含胶量高的部分,而对废轮胎骨架即含胶量相对较低(约占45%)的部分却利用得较少,既便有利用,也必得经过大型的破碎、裂解装置,这就必将会带来生产成本高、能耗大、工艺繁杂、并产生废水废气造成环境污染等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利用废轮胎的新方法,它主要是采用机械工程技术,将废轮胎特别是废轮胎骨架分割处理加工利用,使废轮胎全身变废为宝。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用机械方法分割处理废轮胎,包括切割胎圈、剥离胎面胶等步骤,其特征是它还含有对余下的废轮胎骨架的分割处理过程:首先是切割两胎侧,再将胎顶圈断开伸直为一条形带,然后整修条形带使其平直,边缘整齐,最后分层切割成片状帘线带。
前面所谓的分层切割是以帘线层为标准,根据切后物料的用途,可以一个帘线层为一个切割层,也可以数个帘线层为一个切割层。
采用前述方法分割后所得的物料经再处理后可得各种产品,包括从胎圈中抽取废钢丝,用胎面胶和胎圈胶生产再生胶或活化胶粉等。本发明的特点是:它还可以利用废胎侧和边角料等生产废胶粉和短纤维;用帘线带生产帘布层等。
前面所述的各种处理方法,其工艺过程如下:用胎侧和边角料等生产废胶粉和短纤维的方法步骤为:物料经粗碎-除杂-细碎-风选分离后得成品;用帘线带生产帘布层的方法步骤为:物料经洗涤-干后浸胶-供干-缠卷后出成品。
采用前述方法获得的产品均为中间产品,可作为其它橡胶产品的再生原材料,其中废胶粉可生产活化胶粉等,短纤维可代替帆布用来制作胶管等,特别是帘布层的利用尚无先例,它可以直接用来生产轻型输送带或者环形传动带以及吸引胶管等。
经检测表明:用本发明获得的中间产品,其技术指标分别为:帘布层层间粘接力ɮ.0kg/5cm;短纤维长径比为1∶150-300,含废胶粉量᝺%;废胶粉目数可达60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显著进步:
1、废胎不废,全身变宝。以往人们对废轮胎的利用,大多是利用含胶量较高的部分,例如胎面胶胎圈胶等,而对其骨架,除有一些胎侧做轮胎翻新垫皮或冲压鞋底外,其余几乎全部弃之不用,而本发明找到了废轮胎骨架的利用方法和途径,使轮胎全身包括胎面胶、胎圈、胎侧、胎顶和边角料等无一处废而不用,均使其得到了再生。
2、废物利用,效益显著。实践证明,采用本发明得到的中间产品,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以一条900-20型废轮胎为例,可得马口钢丝2kg,废胎面胶21kg、短纤维4.4 kg,帘布层(含有一个帘线层)3m2,总价值109.20元,扣除工资、折旧、动力、管理费用等,纯利税可得67.85元。
此外,其中的某些中间产品代替现有原材料生产其它橡胶产品,其间接经济效益也是相当可观的,例如用帘布层(含一个帘线层)代替帆布生产胶管,一条废轮胎可节约帆布3m2,节约资金14.10元;又如,用短纤维生产胶管,以3英寸管为例,原结构用帆布每标米胶管成本是5.93元,而用短纤维生产每标米胶管成本为4.74元,节约资金1.19元,而一条废轮胎生产的短纤维可生产16.67标准米胶管,合计节约资金19.84元,等等。而将胎面胶、胎圈胶以及废胶粉等生产再生活化胶粉,再度深加工代替生胶使用,则可再度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景茹,未经冯景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10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旅客列车防火安全报警系统
- 下一篇:抗燃烧、抗静电塑编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