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夜视红外线发射器无效
| 申请号: | 96243593.7 | 申请日: | 1996-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4942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华强 |
| 主分类号: | G08B13/19 | 分类号: | G08B13/1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7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发射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生红外线的发射器,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发射红外光的吊挂式射灯。
目前,公知的吊挂式射灯都是装钨丝灯泡或碘钨灯管发出白炽光,用于各种场地的照明,至今市场上还没有一种能发射肉眼不可见光,用于安全防范的吊挂式射灯。红外线为不可见光,各种防盗报警系统中广泛采用了红外线探测器,当监控范围内有物遮挡探测器发出的红外线时,与之配套的控制设备就发出警报或开亮照明灯,这些防范方法容易惊动罪犯,使其逃窜或反抗。在安防器材中缺乏一种亮度高,无任何红暴,可在全黑情况下直接观察罪犯活动及取证的光源器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设计一种能发射红外线,没有可见光,隐避性好的定向射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旨在将本人在1990年设计的红外线手电筒(专利号为:91226501.9)的电池组改成交流电源,成为一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用于室内安全防范的光源器材。与各种录像器材配合,可在全黑环境中获取清晰图象,在不惊动犯罪分子的情况下,对罪犯活动进行监控,获取犯罪证据,防止犯罪分子逃窜,为组织擒捕创造条件。广泛适宜金融、仓库、司法、军事等部门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整机由主体和配电盒二部分组成,其特征是:主体内均匀整齐地竖立安置有多块双面覆铜板,板竖立端头焊接有多个红外发光二级管,主体前部装有透红外玻璃罩进行保护,配电盒内有一块供电电路板,为主体内发光二极管供电。
1、如上述的夜视红外发射器,其特征是:主体内的多个红外发光二级管先分组串联,组与组之间再并联后连接供电电路,形成整个红外线发射电路。
2、如上述的夜视红外发射器,其特征是:主要用一只涤纶电容和四支整流二极管组成供电电路。
如上述的夜视红外发射器,其特征是:红外发光体为红外发光二极管。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发光二级管的光谱成份稳定,长时间工作时的寿命长,无任何红暴,有很好的隐蔽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生产,成本低廉,能吊挂和安装在物面上,与各种录像器材配合,长时间的进行监控工作。具有特殊功能和用途。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外形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主体的外壳示意图
图4、红外发光二极管外形图
图5、本实用新型红外发光二级管串联电路图
图6、本实用新型红外发光二极管并联电路图
图7、红外发光二极管性能表
图8、本实用新型机芯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发射电路图
图10、本实用新型配电盒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透红外玻璃光谱特征曲线图
图中:1、主体 2、配电盒 3、红外发光二极管4、配电线路板 5、梯形覆铜板
6、梁杆 7、透红外玻璃罩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由主体(1)和配电盒(2)两部分组成,主体内装有发射机芯(见图2),主体的发射面由透红外玻璃罩(7)保护。为节约制作模具的费用,主体外壳是利用普通碘钨灯的合金铝外壳稍加改造而成(见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华强,未经张华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435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