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纱罗布无效
| 申请号: | 96236885.7 | 申请日: | 1996-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3116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9-24 |
| 发明(设计)人: | 何逢壮;林子昌;周德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新会市麻纺织厂 |
| 主分类号: | D05C17/02 | 分类号: | D05C17/02 |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海帆 |
| 地址: | 5291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纱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簇绒地毯的新型纱罗布。
以往的簇绒地毯衬布或者采用天然麻纤维布或者采用化学纤维纱罗布,后者的纬纱由于采用纤维短丝加捻处理,所以结构较密实,毛衣很少;因此,采用胶粘剂与地毯坯粘合时,粘合力较差,而且这种处理使用材料多、工序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毛衣密的与地毯坯粘着力强、材料省、工序简的新型纱型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纱罗布结构如下:它由经纱(1)和纬纱(2)相互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经纱(1)由一对化学纤维扁丝组成;扁丝纤度是33-66特克斯;纬纱(2)是芯(3)和皮(4)构成,芯(3)由纤度是3.3-5.6分特克斯的60-140条单纤维长丝纤维束组成,皮(4)由纤度是3.3-5.5分特克斯的70-190条的单纤维长丝纤维束组成;在起毛处理中,皮(4)一方面嵌入芯(3)之中,另一方面以芯(3)为轴,横向伸出形成套状毛突(5),芯(3)与皮(4)相互束紧。经纱(1)及纬纱(2)所用的化学纤维可以是聚丙烯纤维、涤纶纤维、腈纶纤维等。上述起毛处理是采用空气变型纱机将芯(3)和皮(4)以芯(3)∶皮(4)<1(例如1∶2)的速度送出,通过压缩空气的作用,一方面令皮(4)嵌入芯(3)之中,另一方面形成以芯(3)为轴横向伸出的皮(4)的套状毛突(5),令两者相互紧束,从而形成具有套状毛突(5)组成的毛衣层的纬纱(2)。由于采用了这种起毛处理,用长纤维毛型纱代替了短纤维的加捻纱,因而构成了毛衣密集的特殊结构的纱罗布。上述所提及的纤维长丝是纺织业通用的化纤长丝,即上述芯(3)、皮(4)的长丝纤维束是由中间无断口的纤维共同构成。上述提及的纤维短丝,即是将长纤维切短后形成。加捻纱,即将短纤维经加捻工艺,扭结在一起成纱,这种纱的中间有许多短纤维断口。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的基础上其较佳的参数如下:纱罗布的纵向密度为每10公分范围内有24-31条经纱(1),其横向密度为每10公分范围内有20-30条纬纱(2)。经纱(1)的扁丝纤度为38-48,纬纱(2)的芯(3)纤维长丝的单纤维条数是100-110;皮(4)纤维长丝的单纤维条数是90-150。低于上述纱罗布的纵向密度或横向密度则在与地毯坯的粘合工序中会产生漏胶现象,大于上述密度,则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其余的参数范围是较佳的实际操作参数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纱罗布结构示意图(放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纬纱(2)的结构示意图(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经空气变型机进行起毛处理的纬纱(2),从而形成了由皮(4)的套状毛突(5)组成的毛衣层,因此大大增强了纱罗布采用和胶粘剂与地毯坯的粘合力;并且减少了采用加捻工艺所需的单纤维条数;同时简化了纱罗布的制造工艺。 实施例:一种地毯纱罗衬布
经纱(1)及纬纱(2)采用聚丙烯纤维;经纱(1)的纤维纤度是44特克斯,经纱(1)由一对纤维扁丝组成;纬纱(2)由芯(3)和皮(4)构成;芯(3)的单纤维长丝纤度是4分特克斯,由106条单纤维长丝构成芯(3);皮(4)的单纤维长丝纤度是4分特克斯,由144条单纤维长丝构成。皮(4)起毛处理所采用的空气变型纱机是江苏武进市纺织机械厂生产的FOW-2型号机。纱罗布的纵向密度是每10公分范围内有25条经纱(1),其横向密度为10公分范围内有23根纬纱(2)。纬纱(2)的形状见图2;纱罗衬布的形状见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新会市麻纺织厂,未经广东省新会市麻纺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68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