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晶闸管三相整流桥零电流检测器无效
| 申请号: | 96231826.4 | 申请日: | 1996-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252992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周秀华;马鹏祥;刘成印;王彦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经济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R19/175 | 分类号: | G01R19/175;H02M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惠忠,张润鹤 |
| 地址: | 264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晶闸管 三相 整流 电流 检测器 | ||
本实用新型属晶闸管变流电力传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晶闸管三相整流桥零电流检测器。
现有的晶闸管三相整流桥零电流检测器,其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电流互感器检测电流,并以此判断电流是否为零。由于普通电流互感器的剩磁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零电流检测不可靠,使可逆系统换桥失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晶闸管三相整流桥零电流检测器,它是以检测三相整流桥各桥臂上的晶闸管两端的电压是否全部不为零来判断三相整流桥的输出电流是否为零。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将来自晶闸管三相整流桥每个桥臂上晶闸管两端的电压,经过各自的限流电阻器、全波整流器、电荷储存和释放电路、恒流供电器和光电耦合器后,六路信号相“与”,得到判断主回路有无电流的输出信号,送控制电路,用于有准备切换逻辑无环流可逆系统。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反应灵敏,无虚假零电流信号等特点,同时由于采用了恒流源供电电路,使光电耦合器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不随外部电压变化,确保了光电耦合器可靠工作和使用寿命。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线路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附图中B-1至B-6为六个完全相同的单元检测电路。其中A、B、C三端来自晶闸管三相全控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端,P端来自晶闸管三相整流桥输出端的正极,N端来自晶闸管三相整流桥输出端的负极。这样由B-1至B-6六个完全相同的单元检测电路、反门U1和与门U2一起构成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晶闸管三相整流桥零电流检测器,下面以B-1单元检测电路为例说明其线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来自P端和A端的电压信号经限流电阻Rx1后送由二极管D1~D4组成的整流桥,该整流桥的输出送由电阻R2、二极管D5、稳压管Z1、电容C1和三极管T1组成的电荷储存和释放电路,即在D1~ D4整流桥的输出端并接放电电阻R2后,一端分别接三极管T1的基极和二极管D5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与T1的发射极相连,在T1的发射极与D1~D4整流桥另一输出端之间并接稳压管Z1和充放电电容C1,T1的集电极为输出。该输出经由三极管T2、T3、电阻R3、R4组成的恒流源电路后送光电耦合器G1,G1的输出经反门(40106)U1∶A后送与门(4073)U2∶A的输入端2端,且在G1的输出端与地之间并接电阻R5和电容C2。当晶闸管关断时,P端与A端之间便有电压存在,经D1~D4整流后通过D5使C1充电,并充到Z1的稳压值;此时,T1因反向偏置而关断,光电耦合器G1没有电流流过,反门U1∶A输出为高电平。当晶闸管导通后,P端与A端之间的电压接近零伏,电容C1经T1的发射极-基极-电阻R2放电,于是T1的集电极便产生一个放大了的电流,该电流在由T2、T3、R3、R4组成的恒流源的控制下,向光电耦合器G1提供一个较恒定的电流,反门U1∶A输出为低电平。各限流电阻限制通过各稳压管的电流≤30mA,稳压管的稳压值取6.2V。充放电电容放电时,在半周期内电压从6.2V降至4.5V。
同样,取自P端和B端电压信号的B-2单元检测电路以相同的工作原理,得到其输出信号经反门U1∶F后送与门U2∶A的输入端8端;取自P端与C端电压信号的B-3单元检测电路以相同的工作原理,得到其输出信号经反门U1∶B后送与门U2∶A的输入端1端;取自A端与N端电压信号的B-4单元检测电路以相同的工作原理,得到其输出信号经反门U1∶E后送与门U2∶C的输入端11端;取自B端与N端电压信号的B-5单元检测电路以相同的工作原理,得到其输出信号经反门U1∶C后送与门U2∶C的输入端13端;取自C端和N端电压信号的B-6单元检测电路以相同的工作原理,得到其输出信号经反门U1∶D后送与门U2∶C的输入端12端。与门U2∶A的输出端9端送与门U2∶B的输入端3和4端,与门U2∶C的输出端10端送与门U2∶B的输入端5端,与门U2∶B的输出端6端为本实用新型的输出端OUT。当主回路有电流时,该输出端OUT就为"0";当主回路电流为零时,该输出端OUT就为"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未经中国煤炭经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18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