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感线圈无效
| 申请号: | 96119048.5 | 申请日: | 1996-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45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坚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坚胜 |
| 主分类号: | H01F5/00 | 分类号: | H01F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洪,刘晓雪 |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 ||
一种无感线圈,涉及电器元件的设计。
在一般电路中,常会因感应电路的需要,设置一些无源元件,电感线圈是常用的一种,如变压器、感应线圈、磁芯线圈……等等。由于这些器件都不可能做到紧耦合,在实际应用中仍会有部份信号会因此“漏”出线路,对旁边的支路造成感应干扰信号,也就是说会产生杂波感应,从而影响了正常信号的传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圈,可以有效地抑制上述电路中所产生的这些感应干扰信号,消除这些感应干扰信号杂波对电路的影响。
本发明是这样实施的,所说的无感线圈L,是把一段导线头尾对折,从折合处a同时顺电磁感应器件的外侧进行绕制,并与所依附的电磁感应器件串接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的结构及使用。
图1是本发明所述无感线圈的示意图;
图2是带有骨架的无感线圈示意图;
图3是直接绕制在喇叭铁芯上的无感线圈示意图;
图4是无感线圈在负载是喇叭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5是喇叭两端均接有无感线圈的示意图;
图6是绕在变压器上的无感线圈示意图;
图7是无感线圈接在变压器电路上的电路图;
图8是变压器次级两端均接有无感线圈的示意图;
图9是变压器初、次级均接有无感线圈的示意图;
图10是绕在E型骨架上的无感线圈示意图;
图11是把电器设置于带骨架的无感线圈上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说的无感线圈是把一段导线头尾对折,从折合处a同时顺电磁感应器件的外侧进行绕制,并与所依附的电磁感应器件串接使用。当绕制时,应保证该线圈L的内径h大于该线圈的长度l。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说的无感线圈,也可以是将一段导线头尾相接后,把折合处a顺固定电磁感应器件的一块圆形骨架b的外侧上,然后顺时针(或逆时针)双线一起绕制在圆形骨架2的外沿,而这个线圈应该绕制在一个内径h′大于线圈1′长度的园型骨架b上。在此,这种骨架b的材料可以是非金属材料如玻璃、塑料、陶瓷、木板……等等,也可以是金属材料如铜、铁、铝、不锈钢等,对于无感线圈而言影响都不大。
由于本发明所述的无感线圈是用于感应电路上的,而在这些电路里本身也有很多电感或线圈,因此,本发明所说的无感线圈L可以是这样做成的,如图3所示,将一段导线头尾对折,把对折后的导线从折合处a端同时直接绕制在喇叭的铁芯C上,把其中一个端点1与该喇叭原音频线圈的一端串接而成,同时应保证所绕制好的线圈中其线圈长度l小于直径L,也就是喇叭铁芯c的直径h。这种带无感线圈L的喇叭,由于有无感线圈L的隔离作用,当夹带杂波的信号通过时,被无感线圈L反向抵触滤掉,保证和提高了喇叭的音质。在实际电路中,如图2所示,是将前级扩音电路送来的信号,首先接入无感线圈L的一端1,将另一端2串联接入喇叭负载的RL上,而喇叭RL的另一端直接接往前级扩音电路的另一输出端d。若要增加隔离效果而言,可以在前级扩音电路送来的信号两端d、e各接上一个无感线圈L1、L2,接法与前述对称即可,如图3所示。
如前所述,感应器件还包括有磁芯线圈,变压器……等等,因此如图6所示,本发明所说的无感线圈L还可以把对折后的导线顺时针(或逆时针)直接绕制在变压器B的外侧,将无感线圈L的一端1串接在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L初的一端,同时要保证变压器B的直径h应大于所绕制好的无感线圈L的长度1,如图7所示;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增加抗干扰能力,也可以如图8所示,把两个无感线圈L1、L2分别串接在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的两端;甚至还可以如图9所示,分别在变压器的初、次级均接有无感线圈L1、L2、L3、L4,这样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将更好。
对于E型铁芯的变压器,最佳的绕制方法应如图10所示,把对折后的导线直接绕在E型铁芯D的外侧上,然后将导线的一端1串接入E型铁芯变压器的初级一端,同样要保证线圈L的长度1小于E型铁芯D的内径1。
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把电器设备直接放置在绕有无感线圈L的平板骨架b上,然后把无感线圈的两端串接在该电器设备的输入端,如图11所示,可以把音箱F置于平板骨架b的上方,然后把无感线圈的端点1或2串接到音箱的一端接线端子e上。
根据本发明所说的结构做成的无感线圈,由于体积可大可小,特别是其无感应的特征,使之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电器设备中,可以有效地滤除由外电路送入或感应元件本身所发出的非正常感应信号,起到有效地对杂波信号抗干扰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坚胜,未经陈坚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90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自吸隧洞体流线型船舶
- 下一篇:缓冲型制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