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阴极射线管面板的除尘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6117939.2 | 申请日: | 1996-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469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锡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管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J9/38 | 分类号: | H01J9/3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邹光新,傅康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射线管 面板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彩色阴极射线管的一种除尘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从阴极射线管面板以振动方式除尘的除尘装置。
如图1中所示,一般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包括:塑料面板10,其内表面上有荧光膜(图中未示出);荫罩框架组件12;玻锥14,附在塑料面板10上;电子枪16,装在玻锥14的颈部14a中;和偏转线圈18,装在玻锥14的锥体部分14b上。
塑料面板10的内表面经过冲洗之后,在其上预定条纹的不发光吸收层和色泽变化的荧光膜。接着,先后在不发光的吸收层和荧光膜上形成镀膜层和起反射层作用的铝幕。这之后,塑料面板10加热到预定的温度以除去镀膜层。
在面板的上述制造过程中,由于塑料面板10内表面上诸如尘埃之类的外来物质可能会妨碍荧光膜细密条纹的形成,塑料面板10的内表面及其密封部分在其上形成荧光膜之前是要经过一番清洗以清除任何外来物质的。
图2示出了一般用以从塑料面板10内表面清除外来物质的除尘装置。该除尘装置包括:底座部分21;多个缓冲构件22,装在底座部分21上;多个第一支撑构件23,垂直安装在缓冲构件22上;第一支架24,固定在第一支撑构件23的上端;多个第二支撑构件25,垂直安装在第一支架24上;第二支架26,固定在第二支撑构件25上端;振动产生部分27,装在第二支架26的底下表面上;多个第三支撑构件28,垂直安装在第二支架26上;和漏斗29,装在第三支撑构件28上向下延伸到第二支架,具有面板夹持部分29a,塑料面板10即安置在面板夹持部分29a上。
要使这类一般的除尘装置工作,首先要把塑料面板10安放在漏斗29的面板夹持部分19a上,使面板10的内表面面向漏斗29。在这种情况下,令振动部分27带动塑料面板10振动以振除附在面板内表面上的外来物质。
然而,一般的这类除尘装置有下列的一些问题;由于第二支撑构件25固定在第一支架24上而振动部分27所产生的振动为缓冲构件22所吸收,因而面板不能充分振动,从而使除尘交率低。
本发明的目的即提供一种能使面板充分振动从而提高除尘效率的面板除尘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面板除尘装置包括:一个底座;缓冲构件,装在底座上;一个支架,装在缓冲构件上;夹持构件,装在支架上;一个漏斗,有一个面板夹持部分,漏斗由夹持构件支撑着;和振动产生部分,供带动漏斗振动。此外,面板除尘装置还有一个减振防止部分,供防止缓冲构件对振动产生部分产生的振动起减振作用。
下面参看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通过这个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附图中:
图1是一般阴极射线管的剖视图;
图2是一般面板除尘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面板除尘装置的透视图;
图4是图3除尘装置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现在参看图3和图4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面板除尘装置。这里,图2中与图1中相同的编号表示具有与图1相同功能的元件。
如图3中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面板除尘装置包括:底座21;多个缓冲构件22,装设在底座21上;多个第一支撑构件23,垂直安装在缓冲构件22上;第一支架24,固定在第一支撑构件23的上端;多个第二支撑构件25,垂直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第二支架26,固定在第二支撑构件25上端;振动产生部分27,装在第二支架26的底下表面上;多个第三支撑构件28,垂直安装在第二支架26上;和漏斗29,在第三支撑构件28上向下延伸到第二支架,具有面板夹持部分29a,塑料面板10即安置在面板夹持部分29a上。振动产生部分27带动漏斗29振动,从而带动安置在漏斗29的面板夹持部分29a上的塑料面板10振动。
此外,在第二支撑构件25与第一支架24之间还装有减振防止部分10,供防止缓冲构件22对振动产生部分27产生的振动起减振作用。
从图4中可以看到,减振防止部分30有一个空心筒状外壳31垂直安装在第一支架24上,和一个弹性构件安装在外壳31中,这最好是伸缩性盘簧32。第二支撑构件25的下端滑动插入外壳31中,由盘簧32支撑着。这里,各第二支撑构件25的下端有一个凸出部分25a插入盘簧32中。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这种面板振动装置的操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管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79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