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碟刹锁无效
| 申请号: | 96109433.8 | 申请日: | 1996-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74279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周 |
| 主分类号: | E05B29/08 | 分类号: | E05B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芳 |
| 地址: | 台湾省高***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碟刹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碟刹锁。
现有的碟形锁的构造都如图1剖视图所示,碟形锁1包含有一U型基体10,基体10之上有一个物件置放容室11;一锁心体12定位置在物件置放容室11中,锁心体12末端连设有一锁杆13,配合如假想线所示的开锁状态,以及实线所示的闭锁状态可知,锁杆13末端可适时从开锁状态受到锁心体12的连动,进而能够穿越并定位在U型基体10的另一端,使其实现开闭的功能。
现有碟刹锁在实际使用状态中,由于其仅于利用结构脆弱的锁杆13来到成锁合及防护的作用,而且其亦仅于利用易于敲击破坏的U型基体10做为锁具的主体,因此现有的碟形锁1具有防盗性不好而且结构脆弱的缺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盗性好且结构坚固等的碟刹锁。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碟刹锁,它由一U型基体,锁心体和锁杆体所组成,其基体的上设有两个物体置容室;锁心体可定位置在其中一个物体置放容室中,锁心体末端的锁栓运动一锁控装置;锁杆体定位套设在基体的另一物体置放容室中,而且可相对应运动于前述锁心体,锁杆体可区分为底端的按压部以及按压部之上的连部,在连杆部上有套置恢复元件,连杆部在邻于末端处设有一嵌槽。
所述的锁杆体在连动部设有一线状钩槽,一依附在基体上的卡梢插置在钩槽内部。
所述的锁控装置包含有一能利用卡槽与锁栓达成相互运动且中央处具有一贯穿孔的锁控体,以及可定位置放在锁控体内部且能时呈水平向凸伸出贯穿孔拉杆,以及一接于拉杆末端的弹性元件。
拉杆上开设一锁栓定位槽,锁栓定位槽的上凸设有一缓冲片。
锁控装置则包含有可定位置放在基体内部、且能呈水平凸伸的拉杆,以及位于拉杆之后的弹性元件。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案是:一种碟刹锁,它由一U型基体,锁心体和锁杆体所组成,其锁心体包含锁壳,定位置在物体容放容室中,其中央处设有透穿状的锁片置放槽,且锁壳在延轴向的纵深上设有锁匙置入道,锁匙置入道与锁片置入槽具有局部的交集区域;锁栓设在锁壳端边处,锁排片装置由数只锁排片呈连续排列状组成,定位置放在锁片置放槽内部,且锁排片装置至少以两只锁排片相互叠接为一锁排片组的方式所组成;每一锁排片在片体中有一凸伸状态锁齿的锁匙槽,以及一可置放接合元件使利于相互叠接的套结槽。
前述每一锁排片组中的两只锁排片,其每一套结槽长度互为相同,设置的相对位置则是不同的,且可锁排片组的两只排片的套结槽上置放一弹性体,锁匙槽及套结槽的方向上下相邻且相对应,弹性体定位在两套结槽之间。
每两相邻排片组的锁匙槽及套结槽的置放方向是互为反向的。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具有防盗性好且结构坚固等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碟刹锁构造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锁控装置的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锁杆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拉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锁心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锁排片组闭锁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锁排片组开锁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请同时参阅图2、3、4,其分别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锁控装置的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锁杆体的立体图。
由图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碟刹锁构件2至少包含有:为一U型的基体20,基体20之上有两个物体置放容室200、201(两物体置放容室可相互为对应状,就可相互为不对应状);锁心体21定位置放在一个物体置放容室200中,锁心体21利用其末端的锁栓210运动一套置在物体置放容室200底端的锁控装置22。
参见图3锁控装置的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所述的锁控装置22包含有一能利用卡槽2201与锁栓210达成相互连动、且在中央处具有一贯穿孔2202的锁控体220,以及可定位置放在锁控体220内部且能适时呈水平向凸伸出贯穿孔2202的拉杆221,以及接于拉杆221末端的弹性元件222,其中拉杆221的末端即可依靠弹性元件222的顶推,而能适时凸伸出贯穿孔2202之中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周,未经张国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94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失真低噪音话筒
- 下一篇:陶瓷纪念品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