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架桥机无效
| 申请号: | 95238103.6 | 申请日: | 1995-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8724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锡镛;陶捷;车宇琳;曾林;袁延华;吴跃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日月明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运宇 |
| 地址: | 33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架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架桥的专用设备,具体地说,是用于架设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桥的架桥机。
在现有架桥技术中,金属结构一般采用桁架式的或箱形的两种轨道梁,前者用材品种多,节点只能手工焊,制作工艺性差,后者实体受风力大,自重比前者要重些。一般轨道梁长是架设桥孔跨距的2.5倍,因移梁悬挑过桥孔时,考虑到抗倾覆稳定性,必需保证后面梁重大于前悬梁重。用自身结构来作平衡重量,从经济角度上看却花不来。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钢梁空载过孔比吊装额定载荷受力变形要大,为此在产生负弯矩很大的悬挑支承处需作补强处理,使得梁更加重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工艺性好,自长短、自重轻的架桥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主要由运载和起重小车、轨道梁、轨道梁前端的支腿组成,轨道梁的底部设置了小车,轨道梁尾设有连接带运载小车的配重物与轨道梁的平衡连接器。为进一步减轻自重和减少受风面积,轨道梁为双空腹箱形梁;带运载小车配重物可为待运梁,小车的上方轨道梁上设有立柱,立柱和前后斜拉长度不等的钢丝绳与轨道梁组成三角形桁构式结构;小车为转向小车,与轨道梁铰接在一起,为分担小车纵移时偏大的轮压,在该小车前方的轨道梁下,设置支承走轮组;为适应架桥的不同情况,支腿最好为升降支腿,转向小车连有一节短轨,升降支腿也带有下横梁装置,以使整机可纵横移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因为采用双空腹箱形梁作轨道梁,用单一钢板制成,所以可以使用自动焊接,制作工艺性好,受风实有面积少;利用带运载小车的配重物(待运梁)作平衡重,轨道梁可缩短至架设桥孔跨距的1.4倍左右,所以自重可大大降低,造价随之降低。而且轨道梁还和立柱,斜拉钢丝绳组成三角形桁构式结构,使该机具有桁架和箱形两种结构的优点;利用带运载小车的配重物(待运梁)作平衡重,既缩短了梁长,又提高了整机纵移过孔的强度和刚度;由于结构简单,所以现场装拆时间短,运输量小,可大大缩短工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衡连接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以双空腹箱形梁(1)作轨道梁,其梁长为架设桥孔跨距的1.4倍,并与立柱(3)和前后斜拉长度不等的钢丝绳(4)组成三角形桁构式结构,其杆件和元件之间都是用插销连接,立柱(3)下的双空腹箱形梁(1)的底部,与转向小车(6)铰接在一起,并在该小车前方的梁下,设置了支承走轮组(7)。从转向小车(6)至升降支腿带下横梁装置(8)之间的双空腹箱形梁(1)为承重部分,其余梁段为引导和平衡部分,但整根梁是装配式的刚性体。当起重小车(2)开始起吊待运梁(10)一端时,其吊位即至转向小车(6)的距离必须受到限止,因在悬臂引导部分吊重产生的力矩,应小于承重部分的梁重及落定在桥墩上的升降支腿带下横梁装置(8)的重量所产生的抗倾覆力矩,此吊位距离一般为引导部分的1/2梁长。而第二台起重小车(2)起吊梁桥另一端时,则不必拘限此距。转向小车(6),连同一节短轨通过90度平面转动,和一套有轨运行驱动机构,使整机可纵横移行,在转向小车(6)前、承重部分1/4处的梁底下,装置了降低其小车轮压的支承走轮组(7)。在整机纵移过桥孔时,利用与平衡连接器(9)相连的待运梁(10)作平衡重,运载小车(5)与平衡部分的待运梁(10)连在一起,与整机同速运行到位,平衡连接器(9)可由连接架(11)、回转架(12)、回转杆(13)构成。本实用新型在转向小车(6)和升降支腿带下横梁装置(8)作部分适当改变,还可进行弯桥的架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日月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日月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81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