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器无效
| 申请号: | 95218537.7 | 申请日: | 1995-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211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钟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钟南 |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翁霁明 |
| 地址: | 31000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压缩制冷循环方式的空气调节器,特别是一种低噪、节能整体式家用空气调节器。
现有的家用空调器最常用的有分体式与整体式两种,其中整体式中主要是窗机,它的显著特点是结构紧凑,体积小,能耗低,成本不高,售价便宜,但用户在使用中最感头痛的是噪声太大,买台空调的本意是为了在适宜的环境中睡个安稳觉,但窗式空调强烈的噪声使人们从一种烦恼(热或冷)变为另一种烦恼(吵),这就是窗机既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却又深感遗憾的主要原因。普通分体式空调(如壁挂式)的特点是噪声低,它由于采用室内机与室外机分离的方法,使室内噪声大大减小,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除了价格偏高之外,还存在有管道接口容易发生制冷剂泄漏的问题。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分体式空调用户抱怨生产厂家生产的空调器质量不好,要不就是不制冷了,要不就是制冷性能下降了,其实这些主要是因为分体式空调机的管路连接接口处发生制冷剂泄漏所致。为此不少用户不得不在隔段时间后再重新充注一次制冷剂。到目前为止,分体式空调机的管路泄漏仍是一个无法彻底解决的难题。因此,分体式空调机的售后维护工作量及故障率都明显高于窗式空调机。另外,由于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管道距离较长(一般大于5米),能耗也随之增加,实际上也影响到它的制冷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整体式、可将主要噪声源分置于一端进行隔开的具有节能效果的且整体呈阶梯形状的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包括有壳体,壳体内安置有制冷压缩循环装置,所述的壳体呈阶梯形状,其阶梯形前部壳体内安置有蒸发器和风扇,壳体的正面设置有电气控制板和出风口,阶梯形后部壳体内安置有冷凝器、压缩机及风机,中间壳体内安置有连接管路。
所述的阶梯形前部壳体外侧配置有至少一块边缘带有固定孔的遮板,该遮板用以隔开室内外空间,阻隔噪声,减少空气流通所带来的能量损失。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阶梯形整体壳体为上下布置,在阶梯形上方壳体内的蒸发器下部安置有接水盘,该接水盘用引水管连接于安置在阶梯形下方壳体内冷凝器上部带有滴水孔的出水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阶梯形整体壳体还可以是侧向布置,呈“左L形”或“右L形”,其前部壳体蒸发器下部安置的接水盘通过引水管连接于后部壳体内冷凝器上部带有滴水孔的出水盘,且出水盘低于接水盘的水平位置。
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窗台式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L型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介绍:图1一图3,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墙体1的穿墙孔2内,它主要由阶梯形壳体3以及壳体内的制冷压缩循环装置组成,阶梯形壳体3的前部为室内侧,它穿过墙孔2,阶梯形壳体的后部为室外侧位于墙体1的外部用三角架固定。在阶梯形前部壳体外即室内侧配置有内侧遮板4和外侧遮板5,两遮板的边缘均带有固定孔可用螺栓与墙体固定,这一方面可减少振动,另一方面可隔离室内外噪声与热量的传递,墙外侧遮板5的另一作用还可用来防止雨水冲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钟南,未经李钟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85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型微管逆向快速电泳系统
- 下一篇:暖气辅助散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