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闪光警示牌无效
| 申请号: | 95207300.5 | 申请日: | 1995-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244758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08 |
| 发明(设计)人: | 葛利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利钢 |
| 主分类号: | G09F13/16 | 分类号: | G09F13/16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赛云 |
| 地址: | 3154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闪光 警示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停车警告标志,特别适用于夜间停车时使用。
目前国内道路十分复杂,有趋近国际标准的高速公路,更有凹凸不平的羊肠小道,随着城乡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车辆以超乎寻常的速度递增,夜间行车交通阴患一直困扰着车辆拥有者与驾驶员及行人的安全。高速公路上车辆行驶速度相当快,如车辆需要紧急停车,紧跟其后的车辆得不到警示难免会发生交通事故。在普通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夜间故障或其它原因需要停车,如无警示同样会发生事故。根据我国交通部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辆因单向运行只需作单向闪示,而行驶在普通公路上的机动车辆若夜间因发生故障或其它原因需要停车时,必须放置双向闪示的停车警告标志,以示其它行驶车辆注意,达到预防或避免撞车事故的发生。目前有一种简易的警示牌是用塑胶反光纸粘贴在实心三角形铁板三边上,中心加感叹号,其缺点是不能折叠,携带笨重不方便,警示距离不远,还必须有外来灯光才能产生反光。申请号89220984.4的“安全停车警告标志”,虽然克服了无法折叠的缺陷,但它仍然采用反光材料制成的停车警告标志,必须要具备外来光源才能产生反光,由于警示不醒目,往往待发现时由于距停驶车辆较近而造成躲避措手不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既可单向闪示又可双向闪示、警示距离远而更醒目的闪光警示牌,进一步提高安全可靠性,以满足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行驶车辆的警示需要。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由呈长条形的衬板上固定反光板构成外三角,并由预端的搭瓣互相扣接,与衬板一体的延伸板上粘贴反光纸构成内三角,三角底边与支承板固定,两腰衬板的下端与支承板两端铰接成可折叠,还有4条活动支脚,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两腰衬板为单层或双层叠装,各自可单层折叠或双层同时折叠,反光板固定在衬板上,并装有发光显示的发光元件;活动支脚为伸缩式,可内藏于支脚框内,支脚框固定在支承板下侧;控制发光元件显示的电路板设在电池盒内,该电池盒固定在支脚框下测。本实用新型以发光元件取代仅由反光材料制成的警示牌,并通过电路控制实现单向闪示或双向闪示,以达到更加醒目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公知技术相比,既保留了内三角反光纸的作用,在外界光源作用下具有较强的折射反光作用,同时在反光板上设置发光元件,通过电路控制能发出醒目的单向闪示或双向闪示,即使无外来光源照射,仍能达到醒目的闪光警示,警示距离远;支脚结构为伸缩式,使整体体积缩小,便于携带和收藏,为机动车辆提供夜间故障修理或其它原因需要停车必须警示的更醒目的警告标志,确保安全行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单层衬板结构)。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双层衬板结构)。
图4为图1的B-B剖视图(支脚向下转动45°状态)。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4C-C剖视图(滑块端面弧形导槽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停用时折叠收藏状态图。
按上述附图实施例再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闪光警示牌(参见图1-8)由呈长条形的衬板(3)粘接反光板(1)构成外三角,并由顶端相错位的搭瓣(22)互相扣接,与衬板一体的延伸板(2)粘贴反光纸构成内三角,三角底边与支承板(4)固定,两腰衬板的下端与支承板两端以铰支点(14)铰接成可折叠,其中两腰衬板可以单层(图2)或双层叠装(图3),各自可单层折叠或双层同时折叠。单层衬板一面粘接反光板,只作单向闪示,适用于高速公路行驶车辆,双层衬板的两外表面粘接反光板,可作单向闪示或双向闪示,适用于普通公路行驶车辆。单向或双向都可由电路控制,为此,反光板(1)上各有10个间距相等的5孔(15),孔内装有发光元件D1(D2),每边10个共30个或60个红色发光二极管,分正、负极并联焊接,并通过弧形铜片(23)与电路相连。
4条活动支脚(6)为伸缩式,可内藏于支脚框(5)内,支脚框设在支承板下侧由自攻螺丝固定,由2节大小伸缩管组成,相接处互相扣接,小伸缩管在大伸缩管内只能滑动伸缩而不会脱离。支脚的支承端装有橡胶球(7),端部焊接一带球头的连接件(20),并通过销轴(19)与一端开缺口的支脚套(11)铰接,使各支脚可绕着销轴(水平轴)向下转动约45°,并通过定位机构锁定,该定位机构即在支脚套(11)内设置弹簧(17)和钢珠(18),且弹簧内径略小于钢珠直径,连接件球头上按相应45°角度要求加工2个与钢珠相吻合的球形凹穴,当支脚转动45°后,钢珠被弹簧推入球形凹穴而得到定位并被锁定(图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利钢,未经葛利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7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锅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霉抗菌效果的鞋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