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冷却水滤清器无效
| 申请号: | 95206534.7 | 申请日: | 1995-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229524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6-19 |
| 发明(设计)人: | 鞠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鞠新民 |
| 主分类号: | F01P11/12 | 分类号: | F01P11/12 |
| 代理公司: | 新疆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焦学军 |
| 地址: | 8480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冷却水 滤清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发动机冷却水过滤器。
目前发动机冷却水取自未经软化处理的水,由于水较硬,需加软化剂,否则当散热器使用一段时间后,散热器易受到水垢等杂质的堵塞,水流不畅,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而且杂质堵塞后,需捅洗散热器,增加了劳动负担。如果使用软化剂,则需经常加软化剂,费用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散热器不堵塞、安装使用方便、过滤效果好的发动机冷却水滤清器。
本实用新型其由过滤板构成,在过滤板上开有排垢口,并设有沉积流道,沉积流道由主流道和支流道构成,主流道与支流道呈鱼骨状排列,鱼骨状的沉积流道的顶部连通排垢口,在排垢口上安有排垢管,在过滤板上布有过滤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安装使用方便、过滤效果好,散热器不堵塞,免除了捅洗工作,延长了散热器和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排垢管的下部有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其由过滤板2构成,在过滤板2上开有排垢口1,并设有沉积流道,沉积流道由主流道4和支流道3构成,主流道4与支流道3呈鱼骨状排列,鱼骨状的沉积流道的顶部连通排垢口1,在排垢口1上安有排垢管11,在过滤板2上布有过滤孔5。安装时,将本实用新型过滤板2安在散热器9的上水室7的底部,排垢管11伸出散热器9的底部,并安有排垢阀10。工作时,由散热器进水口8进入散热器的循环水,经过滤孔5过滤流下,滤去循环水的杂质,杂质则沉积在主流道4和支流道3上,并经排垢口1,排到排垢管11,定期打开排垢阀10,将杂质排出。同时本实用新型对从加水口6加入的水,也可起到过滤作用。
如图1所示,过滤孔5为长条孔,宽度以0.3~0.5mm为宜。支流道3与主流道4的夹角以30~60°为宜。如图2、3所示,主流道4向排垢口1倾斜,支流道3向主流道4倾斜,利于排垢。如图2、3所示,排垢管11为锥形,且大口朝上,排垢管11为三段,便于安装拆卸。
如图4所示,排垢管11的下部布有孔12,这样可将排垢管11与散热器的排水阀13连通,安装更为方便,而且不影响散热器的排水。
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在排垢口20上连通有支流道21,支流道21与连在主流道23上的支流道22方向相反,利于冲到支流道21处的杂质沉积。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实用新型过滤孔5的总面积大于散热器进水口8的面积,排垢管11下部的孔12的总面积不大于排水阀13的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沉积流道还起到骨架的作用,沉积流道受水流冲刷面呈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鞠新民,未经鞠新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65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