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将单个运输的物体进行分类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5192550.4 | 申请日: | 1995-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93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11 |
| 发明(设计)人: | 罗比·恩德莱因;约翰·罗布;汉斯约里·盖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MTS模件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50 | 分类号: | B65G47/50;B65G47/51;B65G19/02;B65G1/133;B61B10/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易咏梅 |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单个 运输 物体 进行 分类 装置 | ||
1.一种用于将单个运输的物体(7)按顺序进行分类的悬挂式运输和分类装置,包括:
两个并排布置并沿相反方向被驱动的平行的运输轨道(2,3);
多个彼此相互独立的单独的辊子装置(13),它们载有要分类的物体(7)并可通过与推动装置(19)相结合而被输送;以及
至少一个停止构件(17),它用于在运输轨道(2,3)的有关的一个上停止辊子装置,为此辊子装置(13)可与推动装置(19)脱开;
其特征为,
在运输轨道(2,3)之间,距离其端部某一距离处,设置一移运机构(4),它用于可控制地和有选择地将沿运输轨道(2,3)输送的物体(7)从一个运输轨道(2)移送至另一运输轨道(3)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沿相反方向被驱动的所述运输轨道在其两端操作地互相连接,形成一个沿与所述移送机构(4)相同的旋转方向循环的运输回路(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移送机构(4)也可以受到控制,以便有选择地将所述物体(7)从另一运输轨道(3)移送至上述的第一运输轨道(2)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物体(7)可以受到控制,以便有选择地被分别从上述第一运输轨道(2)或另一运输轨道(3)移送至所述移送机构(4),并分别从所述移送机构(4)往回移送至上述第一运输轨道(2)或另一运输轨道(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运输轨道(2,3)和移送机构(4)的行走方向是可以一起反转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移送机构(4)和运输轨道(2,3)是可以用不同的速度驱动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将所述移送机构(4)设计成为旋转的移送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将所述移送轮做成一个运输轮,同时设有受控制的移送装置,特别是转辙器(8),以便将一给定的物体(7)从一运输轨道移送至所述运输轮上并从所述运输轮移送至另一运输轨道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移送机构(4)被布置成能使多个被输送的所述物体(7)聚集在所述移送机构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运输轨道(2,3)至少在其一个端部由一附加的移送机构(5)互相连接,所述移送机构(5)可使所述物体(7)分别从一个运输轨道(2)移送至另一运输轨道(3)上,或从另一运输轨道(3)移送至上述第一运输轨道(2)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将所述附加的移送机构(5)布置成能使多个被输送的物体(7)聚集在附加的移送机构(5)上。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设有一横向的运输轨道(6),并且可以将所述物体(7)可控制地和有选择地从横向运输轨道(6)移送至一附加的移送机构(5a)上,或从所述附加的移送机构(5a)移送至横向运输轨道(6)上。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的运输轨道(2,3)在其两端用各自的附加移送机构(5)互相连接,并且所述的两个运输轨道(2,3)中的至少一个在其两端与一可通过所述附加的移送机构(5b)接近的贮存轨道(9)相连。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沿相反方向被驱动的所述运输轨道在其两端操作地互相连接,形成一个沿与所述移送机构(4)相同的旋转方向循环的运输回路(1);以及多个所述的运输回路(1)是平行设置的并通过所述横向运输轨道(6)连通。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沿相反方向被驱动的所述运输轨道在其两端操作地互相连接,形成一个沿与所述移送机构(4)相同的旋转方向循环的运输回路(1);以及多个所述的运输回路(1)是平行设置的并通过所述横向运输轨道(6)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MTS模件运输系统有限公司,未经MTS模件运输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25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的体接触结构
- 下一篇:制备金属复合粉末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