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灯用推压解除式开关无效
| 申请号: | 95190190.7 | 申请日: | 1995-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80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17 |
| 发明(设计)人: | 阿比留达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电装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H21/36 | 分类号: | H01H21/3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礼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灯 用推压 解除 开关 | ||
本发明涉及(车用)信号灯推压解除式开关。
信号灯用推压解除式开关已是公知技术,例如,在实公平4-6111号中所公开的开关,它具有以下部件;外壳;与信号灯电路联接的端子,可自由回转地支承于壳体内的托板,其上设有与上述端子接触或分离的可动接点;使该托板回转的柄、将托板保持在设定的回转位置或中间位置的保持机构、将柄导向中间位置的导向件、从中间位置推压柄时使托板从回转位置返回中间位置的回动凸轮机构、被外壳开口中盖住的端子座。
然而,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只设一条电路,并且托板只设在柄的单侧,所以容易造成接点部的磨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磨偏并且具有多条电路的推压解除式开关。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的信号灯用推压解除式开关以上述公开例为前提,并具有以下特征;进一步将端子作成设在壳体上的与信号灯电路或者其他电路的任一个电路相联接的第1端子和设在端子座上的与第1端子和其他电路联接的第2端子,同时,托板配设在柄和导向件连线的两侧,第1托板配设于第1端子侧,第2托板配设于第2端子侧,各个托板由柄或其他托板带动而回转。
第1托板和第2托板可由连接部件连接起来,连接部件可以由设在一个托板上的嵌合凹部和设在另一个托板上的嵌合凸部所构成。
再有,可将凸轮机构及保持机构同时设在第1托板及第2托板上。也可将凸轮机构设在第1托板或第2托板的任何一方,而将保持机构设在另一方,还可以将凸轮机构及保持机构仅设在第1托板或第2托板的任何一方上。
另一方面,也可将第1托板与第2托板处于非接合状态。这种情况下,可将凸轮机构及保持机构分别设在第1托板及第2托板上,也可将凸轮机构及保持机构仅设在第1托板或第2托板中的一个上,另一个托板可以同柄一起回转。
此外,也可以将凸轮机构及保持机构设在第1托板或第2托板中的任一个上,而在另一托板上只设保持机构,此种情况下,凸轮机构具有设于夹具上大致为五角形的凸轮孔及设于柄上的向上下方向突起的与凸轮孔配合的突起部,而只具有保持机构的托板可将凸轮孔做成大致为四角形的。
根据本发明,配置于柄与导向件连线两侧的托板在相反侧回转,所以接点部的磨偏很小,可长时期保持良好的操作性能,并可延长开关的使用寿命。
另外,若将第1托板与第2托板连结起来,各托板的可动接点与第1端子及第2端子接合、脱开,由一个柄来进行信号灯电路和其他电路的切换,这样就可将过去分别设置的开关集中到单一的开关壳体内。进而,由于可用一个柄来操作两个电路,故能使柄数减少,操作简单,可减少部件数量并得到良好的操作性。并且可以提供能够操作两个电路的小型开关。
这种情况下,靠设在托板上的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来实施两个托板的连接,就会使连接可靠,并且易于装配。
此外,若将凸轮机构及保持机构设在第1及第2托板上,操作性会更加提高且可靠。相对于此,若将凸轮机构设在第1托板第2托板的任何一个上,而将保持部件设在另一个上则可达到削减部件的目的。将凸轮机构及保持机构只设在第1托板或第2托板的任何一方上也是同样的。
另一方面,若使第1托板和第2托板不接合,则托板可分别独立回转。这种情况下,若将凸轮机构及保持机构都分别设在第1托板及第2托板的话,则各托板的可动接点与第1端子、及第2端子的接离是同步的。而若是将凸轮机构及保持机构仅设在第1托板或第2托板中的任意一个上,另一个托板与柄一体回转的话,则一方面可动接点与端子的连接分离是与柄的回转同时进行的。而各托板的可动接点与第1端子及第2端子的接合或分离是不同步的。
进而,若是将凸轮机构及保持机构设在第1托板和第2托板中的任意一个上,而在另一托板上仅设保持机构的话,在把一个托板推压解除的情况下,另一个托板可保持其原状态。这种情况下,凸轮机构是由设在托板上的大致为五角形的凸轮孔和设在柄上向上下方向突起并与凸轮孔配合突起部构成,仅有保持机构的托板凸轮孔做成大致4角形状,这样一来,第1托板和第2托板动作同步的信号灯用推压解除式开关与不同步的信号灯用推压解除式开关的零件差异仅仅在于凸轮孔的形状不同,这就可以减少零件的模具。
图1.第1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第1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图1中箭头A向视图;
图4.图1中箭头B向视图;
图5.图4中箭头C向视图;
图6.图4中箭头D向视图;
图7.图6中沿7-7线的剖面放大图;
图8.图4中箭头E向视图;
图9.图8中沿9-9线的剖面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东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01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开关有源吸收电路
- 下一篇:铸造机的熔液充填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