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系无铬型高(中)温变换催化剂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5121834.4 | 申请日: | 1995-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40C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金恒芳;刘全生;牟占军;刁丽彤;张晓娜;马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3/83 | 分类号: | B01J23/83;C01B3/50 |
| 代理公司: | 内蒙古自治区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社 |
| 地址: | 010062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铁系无铬型高 变换 催化剂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铁系高中温变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有效组分重量含量为γ-FeO3:75~90%;CeO2<0.5%或CoO:1~6%;AL2O3:0.5~4%;K2O:0.5~1.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硫酸亚铁FeSO4·7H2O、硫酸铁Fe2(SO4)3·XH2O为原料,或以硫酸亚铁FeSO4·7H2O、硫酸H2SO4、氯酸钾或氯酸钠为原料,在温度为35~60℃的条件下制成Fe2O3浓度为120~160g/l、Fe2+/Fe3+为0.5~2.0的铁液,将该铁液与稀氨水并流加入带有搅拌装置的中和槽内进行中和,并加入助剂氧化铈或氧化钴、氧化铝,在温度为60~80℃、PH值为5.0~7.0下中和结束后,调节稀氨水流量使中和溶液PH值为7.0~10.0,再在65~85℃下热煮、老化沉淀20~30分钟,沉淀经洗涤至洗水电阻值大于700Ω,再经过滤、干燥、碾压、焙烧、混合,最后压片制成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焙烧过程的时间为1.5~2.5小时,温度为320~3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218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