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速溶核桃粉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5111444.1 | 申请日: | 1995-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06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汝玉;车茂;唐科全;宋伯林;卫林;段秀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智强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1/36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达县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以智,余显忠 |
| 地址: | 635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速溶 核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用即冲速溶核桃粉及其制备方法。它由核桃仁、白砂糖、黄豆组成,采用核桃破壳取仁、去皮、漂洗、磨浆、均质、干燥、筛粉等工艺生产而成。
在现有的即冲速溶饮料原料中,以豆粉为代表,其主要成份为豆粉、白砂糖,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高蛋白饮料原料,但它缺乏核桃中丰富的脑磷酯等健脑、益智的营养物质。目前,尚未见有以天然物质核桃为主要原料生产具有健脑、益智营养保健作用粉末饮料原料的报道。
《食品科学》1993年第7期《全天然核桃饮料生产方法的研究》(该文同时见于《食品与机械》1993年第2期)公开了一种以核桃为原料生产核桃乳液体饮料的方法,全天然核桃乳饮料由核桃、白砂糖组成,其生产工艺为:
核桃→破壳→去杂→去皮→漂洗→磨浆→分离→配料→均质→灌装→杀菌→冷却→成品。
其中,核桃仁去皮采用0.4-0.8%NaOH溶液,浸泡温度50-70℃,浸泡时间15-20分钟,均质分二次进行,压力30-40MP。
该技术的目的,是采用具有健脑、益智的核桃为原料,生产具有营养保健作用的饮料。不足之处是该方法生产的饮料,营养成份单一,口感香味差,液体饮料不便运输和携带,使用场合受到限制;核桃仁去皮,在NaOH的碱性溶液中浸泡时间过长,由于核桃仁脂肪含量高,脂肪皂化严重,营养损失多,且时间长,能耗大;磨浆后,分离去渣,原料利用率低,均质方法只适于制取液体饮料。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全天然物质,称为长寿果的核桃为原料,生产具有健脑、益智、营养全面、口感好、香味浓、便于运输和携带、适合多种场合使用的即冲速溶饮料原料,及其营养损失少,原料利用率高,能耗低,乳化好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产品由核桃仁、白砂糖、黄豆组成,其含量分别为:核桃仁40-55%,白砂糖40-55%,黄豆3-8%,其各组分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法来实现的:
1核桃破壳取仁、去杂、核桃仁去皮、漂洗;
2黄豆浸泡;
3.漂洗后的核桃仁与浸泡后的黄豆混和水磨成浆A;
4.将白砂糖熬制成糖浆B;
5.将上述水磨浆A和糖浆B混合后,煮浆、均质,最后置于干燥塔中干燥,筛粉得成品。前述核桃仁去皮是将其置于1%NaOH+0.1%焦磷酸钠溶液中浸泡2-5分钟,溶液温度80-95℃;均质过程分2-4次完成,均质压力随均质次数递增为20-50MPa;浆液入塔干燥的浓度30-35%,干燥塔的进风温度130-145℃,塔内温度65-75℃,排风温度70-75℃。
本发明方法还可这样来实现:干燥方式采取喷雾干燥。
核桃脂肪含量高,在碱性溶液中浸泡去皮,易被皂化,本发明通过改变溶液配方,缩短浸泡时间,减少皂化,保持了营养。同时,由于核桃脂肪含量高,不易与其它物质有效亲和,溶水后易分层,本发明采用由高到低压力,多次均质,对其破碎、乳化,使核桃仁粉与其它组分充分亲合,所得产品速溶性稳定性好,溶解后在自然条件下放置48小时不分层。烘干中,进风温度高时,脂肪易被氧化,进风温度低时,不易烘干,水份多,影响促质期。本发明之工艺条件,既能保证不使脂肪变性,又能使水份含量达到保质要求,所得产品含水率只有2-3%,保证了产品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一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实施例
1.速溶核桃粉由核桃仁、白砂糖、黄豆组成,其中:核桃仁55%,白砂糖40%,黄豆5%,其和为100%。
制备工艺如下:
1)取优质核桃若干,经破壳(人工破或机破)取仁,去掉杂质后,置于80-95℃的1%NaOH+0.1%焦磷酸钠溶液中浸泡3分钟去皮,捞出后在清水中漂洗15-20分钟,凉干,得清洁无皮核桃仁。
以下均以原料和为100Kg配制。
2)按配比,取优质、清洁黄豆5Kg,清洗后浸泡3-5小时。
3)按配比取上述程序得到的清洁无皮核桃仁55Kg及前述浸泡后的黄豆,加入到195Kg水中,分别用砂轮磨、超细磨将其粗磨和细磨(水磨),细磨后的粒度不大于200目,得原料浆A约250Kg。
4)按配比取40Kg白砂糖,加入到37Kg水中,熬制糖浆液B约75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智强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智强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14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