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编针织机的组合式针筒无效
| 申请号: | 95102485.X | 申请日: | 1995-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727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钦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9/08 | 分类号: | D04B9/08;D04B15/14;D04B15/18;D04B35/3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机 组合式 针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与圆编针织机组合式针筒的结构改进有关的改良结构的圆编针织机的组合式针筒针盘结构。
习用的针织筒的针筒中开有用以漏除棉屑的排出口,其不足之处在于:排出口之间的支撑块还会积存棉屑,时间愈长久则积存愈多,而影响针支的移动作业,即针支无法直线运动,相对的会产生瑕庇品,或需经常停机拆洗,清除棉屑,造成使用不便,设备也会因此减少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可分离式,易于自动排除棉屑的圆编针织机的组合式针筒针盘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圆编针织机的组合式针筒针盘结构,包括针盘及针筒,其特征在于:该针筒由针筒上座及针筒基座组成,针筒为组合式结构;其中:
针盘,呈横向架设,其平面部分等间距离设立针支槽,并在前端设有导槽成一圆周环,且该导槽上设有数个斜向排出孔;
针筒上座,嵌合于本体基座上方,呈圆形环状,其外侧右半部呈倾斜,倾斜最前端设有针支槽,倾斜末端延伸一平面,平面上设有数个承置孔,且贯穿针筒上座与活动圆筒配合,并在平面底端设有L形环槽;
针筒基座,呈圆形环状,同样在外侧设有针支槽,内侧顶面呈斜向面,该斜面由外向内倾斜,并在该斜面上开设有L形环槽,其上对称设有螺孔,供活动圆筒陈设;活动圆筒,设于针筒基座与针筒上座的L形环槽之间;
上述结构相组合,该活动圆筒可视排出棉屑量的大小抽换,使双面针筒在针支作业上其棉屑可完全经由活动圆筒的旋转而顺应排出。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由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圆编针织机的组合式针筒针盘,其中所述的针筒上座右半部的倾斜面,恰与针筒基座的斜面相平行。
前述的圆编针织机的组合式针筒,其中所述的针盘及本体组合后,形成一排出缺口,配合针盘的斜向排出口,使棉屑不易存积于针盘。
前述的圆编针织机的组合式针筒针盘其中所述的针筒基座与针筒上座的L形环槽,供活动圆筒架设,根据排出空间的需要更换高度不同的活动圆筒,活动圆筒呈可肇转式结构安置,利于排出附着在活动圆筒与L形环槽间的棉屑。
前述的圆编针织机的组合式针筒针盘,其中所述的针支槽内设置有插片,其形状与针支槽内窄外宽的形状相同,且反向设置,以利针支安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针织机的双面针筒采用组合方式,包含针盘及针筒;针盘是上针支活动的结构体,呈圆环状,其底端外侧为斜切面,在前端设有若干排出口,该排出口呈倾斜状;而针筒则采用组合式结构,针筒基座外侧除原针支槽外,其内侧斜向,并在斜向位置开设L形环槽,其上设有螺孔,供以活动圆筒架设,而针筒上座同样采用斜向结构,与针筒基座呈平行,底面亦设有L形环槽,并且在顶面开设有贯穿孔,以配合螺丝穿套将活动圆筒固定于针筒基座上,形成一组合体。借由上述结构的组合,使本发明形成可分离式结构,具有易于自动排除棉屑、寿命长、工效高的优点。
本发明由于在针盘开设有排出孔,以及针筒基座与针筒上座的斜向搭配结构,均在针支的活动范围内,使其所钩织而产生的棉屑,能顺应掉落,不会残留于结构体上,即使在长时间作业下堆积少许棉屑时,亦能在易于清洗的状态下排除;再者,针筒基座及针筒上座间以活动圆筒连接,除组装拆卸方便外,其活动圆筒的圆形设计,棉屑不易附着,使其具有使用方便、利于提高工效及设备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发明双面针筒的针筒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双面针筒的针盘外观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组合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本体与针支作业的断面图。
图5是在本体针支槽内插置插片与针支配合的实施例图。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改良结构的圆编针织机的组合式针筒,依据本发明所制造的组合式双面针筒,其包括针筒及针盘(3)所组合,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24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