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汽车防盗锁无效
| 申请号: | 94244249.0 | 申请日: | 1994-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21500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2-13 |
| 发明(设计)人: | 赵嘉奎;单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嘉奎;单庆 |
| 主分类号: | E05B65/00 | 分类号: | E05B65/00;E05B45/06 |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怡 |
| 地址: | 650223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汽车 防盗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特殊用途的锁。
中国专利申请CN2140412(申请号9232656)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锁”,它是由锁芯以及适用于安装在汽车各部组的锁体、上弹子、下弹子、弹簧、钥匙等组成,其特点是锁芯采用十字槽形状的锁芯,在锁芯的表面位置上有一锥形的凹槽,其上通过弹簧连接有一对开的档片,上弹子为空心状。中国专利申请CN2124289(申请号92207952.8)公开了一种“汽车防盗锁”,包括锁杆部分、锁定部分、锁体部分,锁杆部分包括锁芯、锁闩、锁壳、定位珠、定位弹簧,锁体部分包括锁体方管、锁体钩,方形锁杆一个侧面上设有数个R形锁槽。
目前已公开的汽车防盗锁,基本都是用于锁定汽车方向盘或汽车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专用于微型汽车的、锁定变速杆的汽车防盗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盗锁由钥匙、锁孔、锁芯、锁舌、联动板和锁壳组成,钥匙与锁孔、锁芯相配合,联动板与锁芯固定连接,锁舌的一端通过键槽与联动板呈活动联接,另一端与汽车变速杆上的槽相配合,锁舌中部有弹簧,锁舌、锁芯、联动板装在锁壳中,锁壳通过螺栓与汽车副驾驶员座位下面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盗锁锁壳中还可设有电源接线板和报警接线板,电源接线板有稳压电源触点、汽车蓄电池触点和汽车主电源触点,稳压电源触点与锁壳内稳压电源相连接,蓄电池触点与汽车内蓄电池相连接,主电源触点与汽车内单档保险相连接,报警接线板有接通和断开两个触点,联动板有两个触头,一个触头在电源接线板上滑动,另一个触头在报警接线板上滑动,当钥匙在锁孔中转动时,分别带动联动板上的一个触头使汽车内电源接通或断开,另一个触头使报警装置接通或断开。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微型汽车的防盗,具有坚固可靠的防盗性,锁具外型美观,表面无螺栓铆钉,进出本锁的电源线均用钢带软轴管保护,不易破坏,本防盗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推广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盗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盗锁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钥匙1插在锁孔2中,并与锁芯3配合,联动板4通过螺栓与锁芯3固定连接,汽车变速杆8上有槽9,锁舌5的一端通过键槽6与联动板4活动联接,另一端与槽9相配合,通过钥匙1的转动带动锁舌5插入或退出变速杆8上的槽9,使得变速杆呈锁定或开启状态。
锁壳7中还可设有电源接线板10和报警接线板11,电源接线板10上有电源触点12,与稳压电源13相连接,汽车蓄电池触点14与汽车蓄电池15相连接,汽车主电源触点16与汽车单挡保险17相连接,报警接线板11上有接通/断开两个触点18、19。当钥匙1插入锁孔2中,向右旋转约45度时,由于锁芯3的旋转带动联动板4旋转,联动锁舌5,弹簧20被压迫,锁舌5退出槽9,联动板4上的触头滑至图中虚线所示位置,一个触头滑至汽车主电源触点16,使得汽车蓄电池15与单档保险17接通,当点火开关21开启时,起动机22发动,汽车运行。此时联动板4上的另一触头滑至报警接线板断开触点19,不报警。当钥匙1回正时,锁舌5通过键槽6向上运动,弹簧20拉伸,锁舌5插入槽9中,使汽车变速杆8不能运动,呈锁闭状态,联动板4上的一个触头滑至电源触点12,使汽车蓄电池15与单档保险17断开,汽车电路断开,不能运行,亦不能脱档、换挡,此时联动板4的另一个触头滑至报警接线板的接通触点,此时整个报警线路呈连通状态,但因报警电路无接地端,不构成回路,不报警,只要踏动离合器踏板23,离合器24呈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即连通报警电路接地端,报警电路接通,报警装置25报警。
本实用新型由于电源接线板10将汽车主电源在本锁锁闭时切断,故设有稳压电源13,在本锁锁闭时,联动板4的一个触头将其接通,由引出线26引出锁外,供夜间开启本锁具照明使用。稳压电源13的电压低于汽车蓄电池工作电压,以防盗贼借此电源启动汽车。
使用方:将变速杆8挂进倒档位置,再进行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嘉奎;单庆,未经赵嘉奎;单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42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