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盘壳式换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94240102.6 | 申请日: | 1994-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224388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4-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闰 |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盘壳式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板壳式换热器,由于其导热元件----板片均呈盘状,因此,称之为盘壳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壳式换热器导热元件的结构型式。
目前,人们应用的板壳式换热器,其导热板片均采用沿壳体轴向布置。随壳体断面圆弦长变化,导热板片的宽窄均不相等,使板片的通用性受到了很大限制。且由于沿轴向布置板片,板片长度随壳体长度增加而增加。因此造成焊接困难,严重制约了这种紧凑、高效换热器的普及和应用。(请参阅各化工类大专院校现行《化工原理》或《化学工程》教材,对此均有述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相同形状的板片且焊接方便的新型板壳式换热器,如图。
本实用新型由封头1、入流管口2、容器法兰3、管板4、壳体5、壳程入口6、盘体7、短管8、回流管9、壳程出口10、回流隔环11、回流出口管12组成。主要导热元件板片分为左右两片,经预先压制成盘状,冲孔后与短管8焊牢,再进行两盘状板片间内外圆周的环向焊接组装,构成一组盘体7。短管8的另一端与另一组盘体再焊在一起而构成连续流道。板程介质经入流管口2进入封头后,由于管板4的作用而与壳程介质隔绝,通过短管8逐次流经每组盘体内的空腔,与盘体外的壳程介质进行热交换。再经回流管9、回流出口管12流出。回流隔环11的作用在于防止板程介质短路。
在盘体7上设有缺口,以便壳程介质的流动和折流。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中,由于导热元件盘体7全部垂直壳体轴线布置,因此其形状基本相同(只有最后一组略有不同)。而盘体间的焊接均为圆周焊接,焊接较方便。如对焊接设备进行必要的改造可实现焊接的自动化及多组盘体的同时焊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盘壳式换热器,除需配备必要的冲压设备外,其它制造工序一般铆焊企业均可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闰,未经王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01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