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坐垫立管衬套无效
| 申请号: | 94231006.3 | 申请日: | 1994-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213672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29 |
| 发明(设计)人: | 蔡水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水德 |
| 主分类号: | B62J1/00 | 分类号: | B62J1/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希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小林 |
| 地址: | 台湾省彰化***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坐垫 衬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坐垫,特指一种介于坐垫立管与车身架突管间的立管衬套。
现有自行车坐垫立管的结构,请参阅图4,按一般自行车坐垫立管(1)其插管(11)及车身架突管(21)之间乃介置一不封闭之环筒状衬套(3),而利用该衬套(3)未封闭之槽缝(31),来达到具有弹性以束固插管(11)之目的,而实际上,由于坐垫立管之插管直径并无统一规格,因此,必需制造各种不同直径规格之衬套来搭配使用,方得有效地使坐垫立管与车身架突管确实稳固束合。
有鉴于上述衬套在使用上之不便,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外径可调整的衬套,以使方便有效地使坐垫立管与车身架突管稳固束合。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衬套系由上套环及下套环以插套组合形成,而上套环及下套环均具有相同之顶帽缘及剖槽,而上套环具有较长柱管部,柱管部之外表层系呈倾斜度之外锥部内表层侧为平滑管状,而下套环则为较短柱管部,且柱管部内层呈具倾斜度之内锥部,外表层则呈平滑管状,而藉由上套环之外锥部插置入下套环,呈斜度反向对称配设之内锥部,使其伸缩,进退间即得令衬套直径得作有效地松紧调整,使坐垫立管之插管与车身架突管可确实稳固者。
下面结合附图及图面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元件组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下套环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传统衬套实施例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是使坐垫立管(1)之插管(11)穿经衬套(4)而插入车身架(2)突管(21),并利用一束紧快拆(5)套置束合于突管(21)之近顶端外缘,而藉以固定坐垫立管(1),其特征在于:衬套(4)系由上环套(41)及下环套(42)以插套组合而成,而上套环(41)及下套环(42)均具有相同之顶帽缘(411)、(421)及剖槽(412)、(422),且上套环(41)具有较长柱管部(413)柱管部(413)之外表层系呈具倾斜度之外锥部(414),内表层则为平滑管状,而下套环(42)则为较短柱管部(423),且柱管部(423)内层呈具倾斜度之内锥部(424),外表层则呈平滑管状,而藉由上套环(41)之外锥部(414)插置入下套环(42)呈斜度反向对称配设之内锥部,使其伸缩、进退间即得令衬套直径及作有效地松紧调整使坐垫立管之插管(11)与车身突架(21)可确实稳固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是:当将坐垫立管(1)与车身架(2)组合时,乃先将快拆(5)松套于车身架(2)突管(21)之顶部处缘,将下套环(42)插置入突管(21),并使下套环(42)之顶帽缘(421)恰抵于突管(21)之顶缘(211),而下套环(42)之外表层系平滑管状且具有一剖槽(422),因此得于突管(21)之内缘紧密弹抵贴合,又藉由上套环(41)内表层之平滑管状以预先套置于插管(11)之适当位置处,而该套合之接触部位亦呈紧密弹抵束合状,由是迳将插管(11)插置入突管(21)内而令上、下套环(41)、(42)系呈反向对称倾斜之环锥面接触,而得以形成有效地紧密贴合,再以快拆(5)束固则可。
本实用新型之优点还在于上套环由于具有剖槽及较长之柱管部,因此得具有伸缩位移之特性,俾与具剖槽之下套环产生相互环锥面贴合弹抵以使衬套产生直径可变化调整之功效。因上套环之外锥部与下套环之内锥部相配,当二者作伸缩位移调整时并不影响上套环内层与下套环外层之平滑管面同心度。
基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及使用之新型衬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水德,未经蔡水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10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压敏电阻器
- 下一篇:不充气管状环形整体车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