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球囊扩张不锈钢血管内支架无效
| 申请号: | 94217812.2 | 申请日: | 1994-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343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4-26 |
| 发明(设计)人: | 徐温崇;可大年;万年绪;王勃生;孙福玉;戴汝年;徐仲英;曾争;张岩;张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M29/02 | 分类号: | A61M29/02 |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光祜 |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扩张 不锈钢 血管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在人体血管内使用的医疗器具,主要适用于血管狭窄梗阻性疾患的治疗。
血管狭窄梗阻性疾患采用经皮穿刺腔内成形术(PTA)治疗已趋于成熟。据美国1989年统计,全国1800所医院开展该项技术,每年治疗32万病人(包括冠状动脉、肾动脉、骼一股动脉),但是约30%病人半年内发生再狭窄或PAT急性闭塞。为此八十年代中期开展了激光血管成形术,动脉斑切削术等新技术,其中激光血管成形术2年血管开通率可达82%,斑块切削术可达76%,均高于皮穿刺腔内成形术(达75%),但仍不能满足医学要求,为此需要研制出血管开通率更高,生物相容性更好,能够提高远期疗效的新技术及医疗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球囊扩张不锈钢血管内支架,该支架不仅具有良好的几何稳定性,可塑性,良好的理化稳定等性能,而且血管开通率高,提高远期疗效,造价低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医用球囊扩张不锈钢血管内支架是用一根<0.1mm的不锈钢细丝经编织工艺编织成网状园筒形支架,该网状结构是不锈钢细丝沿长度方向一环扣一环,沿园周方向也是一环扣一环,该园筒形支架稳定尺寸的直径为:2~3mm,长度为:2~10cm,该园筒形支架网孔的稳定尺寸为:(1)沿园筒形支架长度方向的尺寸是:1~2mm;(2)沿园筒形支架园方向的尺寸是1.5~2.5mm。
本实用新型医用球囊扩张血管内支架应用于血管狭窄梗阻性疾患的治疗通过导管把该支架植入人体血管内,导管一端有一球囊,球囊套入本实用新型支架的内腔,使用时,该支架的外壁接触血管的内壁,该支架的内壁接触球囊,通过球囊的扩张带动本实用新型支架的扩张,使血管狭窄梗阻处膨胀,由于该支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扩张后具有良好的几何稳定性,能承受6~10个大气压,经得起周围血压收缩和扩张的变化而不变形,球囊收缩随导管取出,而不锈钢血管内支架留于血管内,该支架可随意的弯曲、伸长、扩张,与周围组织生成均匀内膜,不发生晶界腐蚀,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发挥撑开血管狭窄梗阻处,保持血液顺畅流动之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具有良好的几何稳定性、可塑性。
(2)与周围组织生成均匀内膜,不发生晶界腐蚀,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理化稳定性。
(3)血管开通率高(达96%),远期疗效显著。
(4)造价低廉。该支架成本费用只需20元人民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中,1为不锈钢细丝,2为网孔。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结构如下:不锈钢细丝(1)经过编织工艺编织成沿长度方向和园周方向均一环扣一环的网状园筒形支架;该园筒形支架稳定尺寸的直径为:2~3mm,长度为2~10cm;该园筒形支架网孔(2)的稳定尺寸为:[1]沿园筒形支架长度方向的尺寸是1~2mm;[2]沿园筒形支架园周方向的尺寸是1.5~2.5mm。
本实用新型医用球囊扩张不锈钢血管内支架使用时,通过导管把它植入人体血管内,然后随着套于本实用新型支架内腔的导管球囊的扩张,本实用新型支架扩张,这样就使血管狭窄梗阻处撑开,随后球囊收缩取出,本实用新型支架留于血管内,该支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几何稳定性,经得起周围血压收缩和扩张的变化而不变形,可随意的弯曲、伸长、扩张。该支架植入动物动脉内,分期(1周、2周、4周、3月、6月、12月、13月)作血管造影试验,其血管的开通率达96%,取样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未发生晶界腐蚀,与周围组织生成均匀内膜,说明本实用新型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几何稳定性和理化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未经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78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