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型用橡筋动力增时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94214650.6 | 申请日: | 1994-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962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阳 |
| 主分类号: | A63H29/18 | 分类号: | A63H29/18 |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士蓉 |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型 用橡筋 动力 时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所使用的以橡筋为动力的机构。
在以往的专利申请号为94209703.3的橡筋动力直升机中,使用拧紧的橡筋为动力来带动直升机的螺旋桨,但是由于拧紧的橡筋释放能量的时间很短暂,因此带动螺旋桨旋转的时间也很短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橡筋动力直升机橡筋释放能量时间短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模型用橡筋动力增时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模型用橡筋动力增时机构由构架、轮谷、离合轮、上挂钩、动力橡筋、增时橡筋、下挂钩、主动齿轮和增时齿轮等组成,动力橡筋上端挂接在与离合轮相插接的上挂钩上,下端则挂接在与主动齿轮紧固接合的下挂钩上,主动齿轮与增时齿轮相啮合,在增时齿轮上紧固接合另一下挂钩,在该下挂钩上挂接一增时橡筋,该增时橡筋上端挂接在一固定在构架横梁的上挂钩上,构架下部有一插板,在该插板与主动齿轮以及该插板与增时齿轮之间均装有一金属平垫圈,增时橡筋与增时齿轮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或多个。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原有的单一橡筋动力模型直升机的构架;
图2为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模型用橡筋动力增时机构的橡筋动力模型直升机的构架。
从图1和图2中不难看出二者的主要差别是后者比前者多一根橡筋,相应的变化是后者的构架加宽了并在构架下面增加了增时机构和齿轮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2,图中轮谷2有三个等角分布的桨叶安装架201用来安装三个桨叶(图中未示出),在轮谷上部装有离合轮1,在离合轮1上插接一上挂钩3向下挂接一动力橡筋4,动力橡筋4下部则挂接在另一挂钩6上,而挂钩6则与一主动齿轮8紧固在一起,主动齿轮8与增时齿轮9相啮合,增时齿轮9上紧固一挂钩11,在挂钩11上挂接一增时橡筋13,而增时橡筋13上部挂接在挂钩15上。为了阻止主动齿轮9和增时齿轮8被橡筋4和橡筋13拉起,在构架5下部设置一插板12,在该插板12上有两个对准挂钩6和挂钩11的空槽,而插板12本身则插接在构架5在相应位置留出的空槽中,在插板12与主动齿轮8之间安置有一金属平垫圈7,在插板12与增时齿轮9之间安置有一金属平垫圈10,以减小摩擦使主动齿轮8和增时齿轮9可以自由转动,在构架5中部有加强梁14,顶部有横梁16,挂钩15紧固在横梁16上。
使用时,用手拨转桨叶使轮谷2转动,并带动离合轮1使挂钩3带动并扭转橡筋4,当橡筋4被扭转到一定的紧度便带动挂钩6和主动齿轮8转动,主动齿轮8又带动增时齿轮9转动并通过挂钩11扭转橡筋13,由于橡筋13上部的挂钩是固定在横梁16上的不能转动,所以橡筋13和橡筋4越拧越紧。
由此可见双橡筋结构比单橡筋结构可以储存更多的能量,在松开手后,双橡筋释能时间更长,带动桨叶转动的时间也更长,起到了增时作用。
上述装置如果采取横向卧置方式安装在舰船模型中,也可以带动桨叶使舰船模型在水中航行,并能起到增时作用。
为了加大增时作用,使橡筋数量增加到三条以上并相应增加齿轮数量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
该实用新型可用于各类橡筋动力模型中,以起到增时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阳,未经李晓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46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