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工具的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4202756.6 | 申请日: | 1994-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037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再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再发 |
| 主分类号: | B25G1/00 | 分类号: | B25G1/00;B25G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东城区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仰贤 |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工具的结构,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手工具中的手柄与工具盒之间固定不稳定的缺点进行改造,即将手柄与工具盒在一端以枢接方式固定,另一端则以扣片固定,使用时手部的握持更将二者结合定位确实。
手工具的使用不论是在工厂,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必备的工具。以往将各种不同用途及目的的手工具分别制成一支工具,如此在储存收藏上极不方便,而且占具空间;因此不太实用。所以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手工具组,也是在手工具组中除具有一手柄外,另附有各式不同的起子杆、或不同尺寸的套筒、或其它工具,以方便使用者的不同需要。
而目前所使用的手工具中,见图5,其构造是设计成在其手柄30的一端头处且侧向向外延伸有一适当角度的驱动头31,并设有一换向钮32以控制其棘轮转向即旋动方向,该驱动头31可套设有各种不同的手工具杆或套筒,也可根据需要配合一延长杆33使用,在手柄30的另一端头处形成有一插置槽34,可供造形类同的工具盒40置入其中定位。该工具盒40上形成有可容纳各种工具的置容室41,在其近端头处的一侧面上设有一突粒42,可与在插置槽34相对处所设的扣孔35扣固定位。
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
a、手柄与工具盒之间仅以扣孔与突粒相互配合,二者间的紧固性不理想,而装有各种手工具杆或套筒后的工具盒又很重,若仅靠由单侧的扣孔与突粒扣固,其稳固性必然不佳,尤其使用一段时间后,二者因扣合处经常磨损以致扣固效果减低,经常造成脱落。
b、由于工具盒的构造是配合手柄造型及其内所形成的中空插置槽形状设计而成,所以取出工具盒中所需工具后,欲将工具盒插入手柄的插入槽时,必须注意其方向性,因而组装较为不便。
c、由于装有工具的工具盒很重,因此在手部扭转驱动手工具时,工具盒极易在工作时自行脱离插置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了一种手工具的结构,其主要是将手柄与工具盒之间以枢接方式连接,且另端配合扣片与结合缘扣固而成,二者组合的稳定性极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手工具的结构,其构造是手柄一侧设有由换向钮控制的驱动头,手柄内可放入能装各种工具的工具盒。手柄的侧向设有容置槽,可将工具盒放置其中,两者之间以轴杆枢接而成,在更换工具时,仅需要将工具盒旋转出即可取出更换工具,在容置槽的另端设有结合缘且工具盒的相对处设有扣片,二者可相互扣合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一步完善;驱动头设置在手柄的侧边处,且其位置接近其中一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a、在取用工具件后的工具盒经与手柄的容置槽固定后,当使用者的手部握持在手柄处时,即可利用手部的握持而将工具盒与手柄结合更稳固,不致任意分离。
b、由于工具盒以轴杆枢接在手柄的容置槽内,所以在取放工具时,仅将工具盒旋出或推入即可使用很方便,不需注意其方向性。
c、由于驱动头是设计在手柄的近端头处,故手部握持在手柄时,可同时在手柄的二端施力作用,将可使施力较为顺畅。
本实用新型共有五幅附图,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亦可做说明书摘要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手工具分解图。
图号说明:
10、30-手柄;11、32-换向钮;12、31-驱动头;13-轴杆;14、41-容置槽;15-结合缘;16-软垫;20-工具盒;21-套筒室;22-杆件室;23-延长杆室;24-扣片;33-延长杆;34-插置槽;35-扣孔;40-工具盒;42-突粒。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再发,未经刘再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027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