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饰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4119139.7 | 申请日: | 1994-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38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03 |
| 发明(设计)人: | 卢炳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阳天安企业集团 |
| 主分类号: | C08J5/00 | 分类号: | C08J5/00;C08L59/00;C08K1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7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饰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材料,尤其是一种制造仿木、仿石、仿瓷、仿象牙、仿玉石等雕钸花、饰品的材料。
目前,公知的用于建筑装璜等方面的木雕或石雕、玉雕等,制造工艺复杂,原材料成本高,并且风格单一,而现有的塑料如:工程塑料等,容易风化,不能达到装饰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制作高级塑雕花饰品的装饰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可采用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其中采用热固性塑料的配方为树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变定催化剂、稳定剂;树脂可在下例树脂中任选一种:酚醛树脂、氨基树脂即密胺塑料MF(三聚氰胺甲醛树指),电玉塑料UF(脲醛树脂);
填充剂:可用纸浆(纸浆中纤维素不少于38%),木粉和无机填料、云母粉、石英粉,其中脲醛树脂主要用纸浆作填充剂,用量为树脂的60%,密胺树脂三种填充剂都可以用,其用量(以密胺量为基准)分别是纸浆为60%—75%;木粉为80%;无机填料为120—160%;酚醛树脂主要用木粉和无机填料做填充剂,用量可以与树脂相等;
润滑剂:可用硬脂酸盐(如镁盐、钙盐),用量为总量的0.1~1.5%。
着色剂:可用锌钡白、耐光颜料黄、耐久颜料橙、颜料猩红、颜料天蓝以及还原亮紫,酚醛树脂采用胺苯黑,着色剂用量为总量的2—4%。
变定催化剂:酚醛树脂用的是六次甲基四胺,用量为树脂的10—15%;脲醛树脂用的是草酸,邻苯二甲酸、1、3一二氯异丙醇或三聚氰胺盐用量为树脂的10—15%。
所述脲醛树脂需加少量稳定剂,常用的是乌洛托品或碳酸胺。
所述热塑性塑料包括PVC、改性PS、ABS,在以上任意材料中加入相同的填充剂、着色剂或色母料,其中PVC尚需加入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
本发明还包括制造上述材料的方法,包括用热固性塑料和用热塑性塑料二种制备方法;其中热固性塑料生产工艺流程为:捏和—干燥—粉碎—并批—筛选—包装;热塑性塑料生产只需将现有热塑性塑料与添加剂捏和、搅拌即可。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配方和方法可制造成仿瓷、仿象牙、仿木制等饰品,其制造工艺简单,原材料成本低,可满足各类装饰要求,装饰效果好。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采用热固性塑料酚醛树脂、氨基树脂即密胺塑料MF(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电玉塑料UF(脲醛树脂),主要用于仿瓷、仿象牙、仿玉石等,热塑性塑料聚氯乙烯PVC、苯乙烯—丁二烯腈共聚物工程塑料、改性聚苯乙烯PS等各类具有优越性能的塑料为主要原料、加入各种助剂如稳定剂、增塑剂、变定剂(变定催化剂)。润滑剂、色料、填充剂、发泡剂等(尤以聚氯乙烯配方复杂),配料混和后通过有各种图案花纹的模具经压制(热固性塑料)、注射(热塑性塑料)挤出(热塑性塑料)等工艺成型,二次加工后处理可制成不同需要与用途的高级装饰材料。
其工艺流程、工艺配方及工艺参数详述如下:
热塑性塑料制造工艺流程、配方及工艺参数。
1、生产工艺
酚醛或氨基树脂水为溶液加入填充剂、着色剂、润滑剂、变定催化剂、稳定剂(主要用于脲醛树脂)
捏和—干燥—粉碎—并批—筛选—包装
在树脂水溶液加入各种填料,并在捏和机中均匀混合、搅拌,保证树脂水溶液渗入各种组份中去,捏和机转速为20—35转/分,一般为40-60分钟,在捏和过程中,进行低温(一般80—125℃)或真空干燥,使物料原来含有水份由45—50%下降至3—4%,既有脆性又有流动性。干燥后的物料经粉碎并批,筛选出所要求细度的粉状酚醛或氨基模塑料,用于压制成型的生产,通常粉碎机转速为1400转/分,振动筛目数为80目。
2、配方组成
树脂:为了使树脂渗入填充剂和其它组分,以制得性能良好及均匀的制件,往往将树脂制成低聚物的水溶液。
填充剂:常用的是纸浆(—纤维素不少于38%),木粉和无机填料云母粉、石英粉等,脲醛树脂主要用纸浆作填充剂,用量为树脂的60%,密胺树脂三种填充剂都可以用,其用量(以密胺量为基准)分别是:纸浆为60—75%;木粉为80%;无机填料为120—160%;酚醛树脂主要用木粉和无机填料作填充剂,用量可以与树脂相等。
润滑剂:常用的是硬脂酸或硬脂酸盐(如镁盐、钙盐等)用量为总量的0.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阳天安企业集团,未经濮阳天安企业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9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