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轨枕用超高强度预应力钢筋强化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94114938.2 | 申请日: | 1994-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30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02 |
| 发明(设计)人: | 邱广彩;杨开庭;董泽发;关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城市三鱼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52 | 分类号: | C21D9/52 |
| 代理公司: | 鞍山热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庆禄 |
| 地址: | 1142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轨枕 超高 强度 预应力 钢筋 强化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的生产工艺—铁道混凝土轨枕用超高强度预应力钢筋材料强化工艺。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为提高运输能力,铁路线路广泛采用无缝线路,因此混凝土轨枕的用量不断增加,轨枕中用的强度钢筋的强度要求愈来愈高。目前,我国铁路轨枕的预应力钢筋强度已从600MPa升至1470MPa,才能适应铁路提高速度和重载的需要。国内生产高强度预应力钢筋常规采用的工艺为:熔炼—铸锭—初轧—(开坯)—精轧成型—电炉加热—油冷却淬火—铅浴炉回火—质量检查—包装入库。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外热式电炉加热,油中冷却,外热式铅浴炉回火,它存在投资大、耗能高、效率低等问题,铅浴回火污染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适应铁路高速重载列车的要求,提高铁路轨枕钢筋强度及轨枕使用寿命,提供的一种生产铁道用的混凝土轨枕用超高强度预应力钢筋的强化工艺。
本发明混凝土轨枕用超高强度预应力钢筋强化工艺内容简述:
本发明混凝土轨枕用超高强度预应力钢筋强化工艺为:熔炼—铸锭—初轧—精轧成型余热控冷淬火—感应回火—质量检验—包装入库,其特征在于:精轧成型余热控冷淬火,采用可控气氛微正压自动推钢烧钢炉,用Φ300mm轧机三排横列式,始轧温度为1200--1300℃,经9道次连轧成Φ10mm带肋钢筋,线速度为2--4米/秒,终轧温度不得小于750℃,在冷床上采用控制冷却速度50℃/分,使钢筋得到马氏体和贝氏体双相组织;感应回火:设备为水冷式可控硅中频发生装置,频率为2500--4000HZ,单根功率为20--40KW,感应器为并列圆筒形,连续进给速度8--12米/分,回火温度为450--700℃,回火后堆冷至室温。
本发明混凝土轨枕用超高强度预应力钢筋强化工艺可提高钢筋的抗拉强度达到1600MPa,延伸率6%,使强度指标上升到超高强度范畴,具有投资少、节能降耗、工艺简单、设备操作维修方便,改善作业环境,无毒害污染。
实施例:
本发明混凝土轨枕用超高强度预应力钢筋强化工艺为:熔炼--铸锭--初轧--精轧成型余热控冷淬火--感应回火--质量检验--包装入库。
1.熔炼:生产设备为10T电弧炼钢炉,出炉钢水温度为1550--1660℃。
2.铸锭:采用钢模底浇式工艺,铸锭尺寸为203×203mm方锭,浇铸温度不低于1500℃。
3.初轧:采用可控气氛微正压烧钢炉,初轧温度为1250℃,开成60×60mm方坯。
4.精轧成型余热控冷淬火:采用可控气氛微正压自动推钢烧钢炉,避免钢坯表面氧化脱碳,用Φ300mm轧机三排横列式,始轧温度为1259℃,经9道次连轧成Φ10mm带肋钢筋,线速度为2--4米/秒,终轧温度不得小于750℃,在冷床上采用控制冷却速度50℃/分,使钢筋得到马氏体和贝氏体双相组织。
5.感应回火:设备为水冷式可控硅中频发生装置,频率为2500--4000HZ,单根功率为20--40KW,感应器为并列圆筒形,连续进给速度8--12米/分,回火温度为450--700℃,回火后堆冷至室温。
6.质量检验: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1600MPa,延伸率大于或等于6%,金相组织:回火马氏体和贝氏体。
7.包装入库:检验合格产品,定尺13.5M,卷成Φ2M圆圈,包装成50卷为一匝,检斤后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城市三鱼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海城市三鱼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49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辣椒植物遗传转化和再生的方法
- 下一篇:电压非线性电阻及其制造方法





